出自宋代石介《讀韓文》:
眇焉五帝上,嘗觀二典辭。
煥乎三王間,嘗觀二雅詩。
道德既淳厚,聲光何葳蕤。
烈烈日精散,閎閎雷聲施。
施焉如飛龍,潛焉如蟠螭。
祖述兼憲章,后世唯吾師。
永言二典往,群言或隳離,亦既二雅末,六義多陵遲。
寥寥千馀年,顛危誰扶持。
揭揭韓先生,雄雄周孔姿。
披榛啟其涂,與古相追馳。
沿波窮其源,與道相汪涯。
三墳言其大,十翼暢其微。
先生書之辭,包括無孑遺。
春秋一王法,曲禮三千儀。
先生載于筆,巨細(xì)咸羈縻。
楊墨乃淪胥,曠然彰其媸。
佛老亦顛隮,茫然復(fù)于夷。
婉婉平蔡畫,淮西獲以依。
凌凌逐鱷文,潮民蒙其禧,心將元化合,功與天地齊。
洋洋治世音,磊磊王化基。
悖之則幽歷,順之則軒義。
注釋參考
佛老
佛家和道家的并稱。佛家以佛陀為祖,道家以 老子 為祖,故稱。 唐 韓愈 《進(jìn)學(xué)解》:“先生之業(yè)可謂勤矣,觝排異端,攘斥佛老,補(bǔ)苴罅漏,張皇幽眇?!?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晚年用力佛老之學(xué),而著書皆祖其意。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技藝》:“ 秦 漢 以后佛老盛行, 中國 才智之士皆馳騖於清凈虛無之學(xué)?!?/p>
顛隮
(1).衰敗覆滅。《書·微子》:“今爾無指,告予顛隮。” 孔 傳:“汝無指意,告我 殷 邦,顛隕隮墜,如之何其救之?!?唐 白居易 《補(bǔ)逸書》:“神怒亟民叛,而不顛隮者,匪我攸聞?!?清 馮桂芬 《光祿大夫太傅武英殿大學(xué)士文恭潘公墓志銘》:“厥惟我國家太和元?dú)饨s緼磅礴之既久,蔚為人瑞,委祉於公,亦惟公鉅人長德,為足以逢將而承迓之,俾無顛隮?!?/p>
(2).困頓挫折。 宋 王安石 《辭使相第三表》:“末學(xué)短能,固知易竭,要官重任,終懼顛隮?!?宋 文天祥 《至揚(yáng)州》詩序:“予危急中,隨行四人,皆負(fù)而逃。外既顛隮,內(nèi)又饑?yán)??!?明 方孝孺 《東甌王神道碑銘》:“民之顛隮,俾圣康之,復(fù)俾賢臣,佐而襄之?!?/p>
(3).跌落;墜落。 宋 葉夢得 《懷西山》詩:“徐行信足力,未畏成顛隮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夷堅(jiān)志·楊洞微》:“ 洞微 與弟子 呂澤 輩,沿壁作棧道,以通往來。人以棧木易朽,慮有顛隮之患?!?/p>
茫然
茫然 (mángrán) 模糊不清的樣子 in the dark;unseeing 拔劍四顧心茫然?!啤?李白《行路難》 茫然無知 失意的樣子 in absent way;at a loss 茫然不知所措石介名句,讀韓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