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巧于拙,用晦而明,寓清于濁,以屈為伸。
出自明代 陳繼儒《小窗幽記·集醒篇》:
摘自《小窗幽記·集醒篇》
解釋:一個人的做人寧可裝得笨拙一點不可顯得太聰明,寧可收斂一點不可鋒芒畢露,寧可隨和一點不可太自命清高,寧可退縮一點不可太積極前進。
原文摘要:
不察物情,一生俱夢境。 遇嘿嘿不語之士,切莫輸心;見悻悻自好之徒,應(yīng)須防口。 結(jié)纓整冠之態(tài),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;繩趨尺步之規(guī),勿以用之救死扶傷之日。 議事者身在事外,宜悉利害之情;任事者身居事中,當(dāng)忘利害之慮。 儉,美德也,過則為慳吝,為鄙嗇,反傷雅道;讓,懿行也,過則為足恭,為曲謹,多出機心。 藏巧于拙,用晦而明,寓清于濁,以屈為伸。 彼無望德,此無示恩,窮交所以能長;望不勝奢,欲不勝饜,利交所以必忤。 怨因德彰,故使人德我,不若德怨之兩忘;仇因恩立,故使人知恩,不若恩仇之俱泯。 天薄我福,吾厚吾德以迓之;天勞我形,吾逸吾心以補之;天阨我遇,吾亨吾道以通之。 澹泊之士,必為秾艷者所疑;檢飾之人,必為放肆者所忌。 事窮勢蹙之人,當(dāng)
注釋參考
藏巧于拙
有才能而不顯示出來。用晦
(1).謂隱藏才能,不使外露?!兑住っ饕摹罚骸熬右陨W眾,用晦而明?!?王弼 注:“藏明於內(nèi),乃得明也;顯明於外,巧所辟也?!薄杜f唐書·盧鈞傳》:“ 河?xùn)|軍 節(jié)度使 盧鈞 ,長才博達,敏識宏深。藹山河之靈,抱瑚璉之器。多能不燿,用晦而彰?!?宋 曾鞏 《王容季君墓志銘》:“學(xué)足以求其內(nèi),辭足以達其外,守之用剛,養(yǎng)之用晦?!?/p>
(2).指文意含蓄,耐人尋味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晦也者,省字約文,事溢於句外……夫能略小存大,舉重明輕,一言而巨細咸該,片語而洪纖靡漏,此皆用晦之道也。” 浦起龍 通釋:“晦之云者,意到而筆不到也?!?/p>
陳繼儒名句,小窗幽記·集醒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