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秋郊有懷》:
秋山瘦益奇,秋水淺可涉。
出城西風(fēng)勁,拂帽吹脫葉。
新霜拆栗罅,宿雨飽豆莢,枯柳無鳴蜩,寒花有穿蝶。
郊行得幽曠,頗覺耳目愜。
斷云北山來,欣然與之接。
掛冠易事爾,看鏡嘆勛業(yè)。
永懷桑乾河,夜渡擁馬鬣。
注釋參考
栗罅
有裂縫的栗子刺苞。 唐 韓翊 《送客之上谷》詩:“風(fēng)翦荷花碎,霜迎栗罅開?!?/p>
宿雨
(1).夜雨;經(jīng)夜的雨水。 隋 江總 《詒孔中丞奐》詩:“初晴原野開,宿雨潤條枚。” 明 吳本泰 《西湖竹枝詞》:“宿雨半收晴不穩(wěn),惱人最是鵓鳩啼?!?劉半農(nóng) 《回聲》詩:“微風(fēng)吹動了樹上的宿雨,冷冰冰的向他頭上滴著?!?/p>
(2).久雨;多日連續(xù)下雨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十六回:“我同 述農(nóng) 走到江邊一看,是夜宿雨初晴,一輪明月東方升起,照得那浩蕩江波,猶如金蛇萬道一般?!?胡懷深 《暮春野行》詩:“宿雨昨宵霽,萬木浄如洗?!?/p>
豆莢
豆莢 (dòujiá) 豆類的果實(shí)。也說豆角兒——主要用作菜肴 legume 外皮、殼或莢;尤指干外皮、干殼、干莢 husk;pod 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饑枯柳
凋萎的柳樹;老柳樹。 唐 李頎 《題盧五舊居》詩:“悵望秋天鳴墜葉,巑岏枯柳宿寒鴟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故宅》詩:“恰則炎炎未百年,今看枯柳著疎蟬?!?元 郭鈺 《二十六日晴過諶塘》詩:“枯柳橋西曾識面,獨(dú)回青眼遠(yuǎn)相迎。”
鳴蜩
蟬的一種,亦稱秋蟬。體黑色,長一寸馀,翅色赭褐,脈黃色,胸腹部下被bai{1-1}粉,鳴器小而成卵圓形,秋間日沒時(shí)常長鳴不已。亦謂蟬鳴叫?!对姟め亠L(fēng)·七月》:“四季秀葽,五月鳴蜩?!?毛 傳:“蜩,螗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方言》曰: 楚 謂蟬為蜩, 宋 衞 謂之螗, 陳 鄭 謂之蜋蜩, 秦 晉 謂之蟬。是蜩、蟬一物方俗異名耳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初歸石湖》詩:“當(dāng)時(shí)手種斜橋柳,無限鳴蜩翠掃空。” 續(xù)范亭 《偕友游石屋煙霞并賞滿覺壟初桂》詩:“湖平舞白鷺,樹靜隱鳴蜩。”
寒花
亦作“ 寒華 ”。寒冷時(shí)節(jié)開放的花。多指菊花。 晉 張協(xié) 《雜詩》:“寒花發(fā)黃采,秋草含緑滋?!?晉 陶潛 《九日閑居》詩:“塵爵恥虛罍,寒華徒自榮?!?唐 李頎 《送李回》詩:“千巖曙雪旌門上,十月寒花輦路中。” 明 湯潛 《衲子道明云瀆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兒子中偕看有詩二首子亦興發(fā)詩以招之》:“蘿門何處通幽曲,背指寒花屋后栽。”
陸游名句,秋郊有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