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日彤墀,春風黃傘,天顏咫尺清光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慶清朝(追和鄭毅夫及第后作)》:
曉日彤墀,春風黃傘,天顏咫尺清光。
恩袍初賜,一時玉質(zhì)金相。
濟濟滿廷鵷鷺,月卿映、日尹星郎。
鳴鞘繞,錦韉歸路,醉舞醒狂。
追隨寶津瓊苑,看穿花帽側(cè),拂柳鞭長。
臨流夾徑,參差綠蔭紅芳。
宴罷西城向晚,歌呼笑語溢平康。
休相惱,爭揭疏簾,半出新妝。
注釋參考
曉日
(1).朝陽。 唐 劉禹錫 《酬令狐相公使宅別齋初栽桂樹見懷之作》詩:“影近畫梁迎曉日,香隨緑酒入金杯?!?元 郝經(jīng) 《賢臺行》:“曉日曈曨赤羽旗, 燕王 北面親前席?!薄痘ㄔ潞邸返谖寤兀骸爸`寫畢,窗紙上早已曉日曈曈了。”
(2).引申為清晨。 唐 張九齡 《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樂焉遂賦以詩》:“曉日東田去,煙霄北渚歸?!?/p>
彤墀
即丹墀。借指朝廷。 唐 韓愈 《歸鼓城》詩:“我欲進短策,無由至彤墀?!?宋 秦觀 《寄孫莘老少監(jiān)》詩:“一出 承明 七換麾,君恩復許上彤墀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三二:“彤墀小立綴鵷鸞,金碧初陽當畫看?!?/p>
春風
春風 (chūnfēng) 春天的風 spring breeze 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——杜牧《贈別》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 with smile黃傘
亦作“黃繖”。 1.黃顏色的傘。即黃羅傘蓋?;实蹆x仗之一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一:“ 太祖 皇帝即位后,車駕初出,過大溪橋,飛矢中黃繖,禁衛(wèi)驚駭,帝披其胸笑曰:‘教射!教射!’” 宋 劉過 《四犯剪梅花·上建康錢大郎壽》詞:“ 西清 侍宴,望黃傘、日華籠輦?!?元 吳師道 《元旦朝回書事》詩之一:“黃繖寶幢微影動,一時吹面受東風?!?/p>
(2).借指皇帝。 宋 蘇軾 《九月十五日翼日各以表謝又進詩一篇臣軾詩云》:“日高黃繖下 西清 ,風動槐龍舞交翠?!?/p>
(3).黃顏色的傘。 明 清 時知府以上的官之前導儀仗。傘質(zhì)為布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褐蓋》:“而庶子、諭德、洗馬及講讀學士,在京亦張大金扇,以故向來俱得用黃繖?!?/p>
天顏
天子的容顏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羣臣拜舞天顏舒,我王何憂能不移?!?唐 杜甫 《紫宸殿退朝口號》:“晝漏稀聞高閣報,天顏有喜近臣知?!?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恭辦南斗圩行宮,得第二次瞻仰天顏?!?/p>
咫尺
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?!蹲髠鳌べ夜拍辍?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清光
(1).清美的風彩。多喻帝王的容顏?!稘h書·晁錯傳》:“今執(zhí)事之臣皆天下之選已,然莫能望陛下清光,譬之猶五帝之佐也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:“今之臣不能望見陛下之光景所及?!?唐 李白 《贈郭季鷹》詩:“盛德無我位,清光獨映君?!?宋 范仲淹 《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二狀》:“竊念臣等,自臨邊鄙,久阻闕廷,入對清光,人臣所愿。” 明 陳與郊 《昭君出塞》:“空庭春暮矣,驚傳詔,奉清光,疑錯報,幸 平陽 ?!?/p>
(2).清亮的光輝。多指月光、燈光之類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侍宴華光殿曲水》詩:“歡飫終日,清光欲暮?!?唐 崔備 《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》詩:“剪燭清光發(fā),添香煖氣來?!?明 劉基 《雪中》詩之二:“移床漫向明牎下,圖得清光好照書。” 巴金 《家》十九:“漫天的清光洗著他們的臉。”
王之道名句,慶清朝(追和鄭毅夫及第后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