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挽程伯禹》:
盛德師千古,高名滿四方。
位登三品貴,身任百夫防。
公在衣冠衙,公歸遠(yuǎn)近傷。
哀榮終始事,褒典在徽章。
注釋參考
登三
(1).謂功德登于三王之上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難蜀父老>》:“方將增 泰山 之封,加 梁父 之事,鳴和鸞,揚(yáng)樂頌,上減五,下登三。”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:“五帝之德, 漢 比為減;三王之德, 漢 出其上?!薄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》:“上咸五,下登三?!?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:“咸同於五帝,登三王之上。”《南齊書·王融傳》:“習(xí) 呼韓 之舊儀,拜鑾輿之巡幸,然后天移云動,勒封 岱宗 ,咸五登三,追蹤七十?!?唐 王勃 《廣州寶莊嚴(yán)寺舍利塔碑》:“ 高祖 以援疑撥亂,伏紫氣而登三; 太宗 以端拱繼明,自黃離而用九?!?宋 范仲淹 《上張侍郎啟》:“約史徇名,勉附青云之士,實(shí)偶登三之盛,獲從旅百之先?!?/p>
(2).謂帝王與道、天、地三者并尊。 唐 李商隱 《賀相國汝南公啟》:“圣上初九潛泉,登三佩契。” 馮浩 箋注:“此所謂登三者,謂帝王與道、天、地三者并尊也?!薄杜f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穆穆我后,道應(yīng)千齡。登三處大,得一居貞。”
百夫
猶眾人,多人?!对姟で仫L(fēng)·黃鳥》:“維此 仲行 ,百夫之防?!?唐 韓愈 《孟生》詩:“一門百夫守,無籍不可尋。” 清 王又旦 《次豐城得汪檢討書知吳野人已卒詩以哭之》:“平生獨(dú)往心,百夫挽強(qiáng)弩。”
王洋名句,挽程伯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