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無造請(qǐng)冠裳懶,室有昭回翰墨珍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和吳警齋侍郎二首》:
□□抽得不貲身,慚愧君恩厚老臣。
扇障絕勝一青蓋,杖扶安用兩朱輪。
門無造請(qǐng)冠裳懶,室有昭回翰墨珍。
道是全人吾豈敢,溫公才做九分人。
注釋參考
無造
(1).無事。造,事,指軍役之事。《詩·王風(fēng)·兔爰》:“我生之初,尚無造。” 毛 傳:“造,為也?!?/p>
(2).無所造作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明佛論》:“故德與道為一,神與道為二。二,故有照以通化;一,故常因而無造。”
冠裳
(1).指官吏的全套禮服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七:“﹝ 劉子澄 ﹞守 衡陽 日,以冠裳涖事,憲使 趙民則 嘗紫衫來見。 子澄 不脫冠裳肅之, 民則 請(qǐng)免冠裳。 子澄 端笏肅容曰:‘戒石在前,小臣豈敢?!?民則 皇恐,退具冠裳以見?!?/p>
(2).指穿著官服。《宋史·范應(yīng)鈴傳》:“夙興,冠裳聽訟,發(fā)擿如神。”
(3).指官宦士紳。 唐 高彥休 《唐闕史·虎食伊璠》:“冠裳農(nóng)賈,挈妻孥潛跡而出者,不可勝記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先聲》:“今日冠裳雅會(huì),就要演這本傳奇。”
(4).指官職。 宋 范成大 《胡宗偉罷官改秩作詩送之》:“萬境何如一丘壑,幾時(shí)定解冠裳縛?!?/p>
(5).指文明、禮儀制度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誅妖檄文》:“智士趨時(shí),必在取亂侮亡之會(huì),況削爾父母毛髮,毀我往古冠裳?!?清 莫友芝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臥榻事殊 南越 遠(yuǎn),可容鱗介溷冠裳?!?/p>
昭回
(1).謂星辰光耀回轉(zhuǎn)?!对姟ご笱拧ぴ茲h》:“倬彼云漢,昭回于天?!?朱熹 集傳:“昭,光也?;?,轉(zhuǎn)也。言其光隨天而轉(zhuǎn)也。” 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·粵若》:“泮渙粲爛兮,象星漢之昭回?!?明 李贄 《雜說》:“噴玉唾珠,昭回云漢,為章於天矣?!?/p>
(2).指星辰。 唐 楊炯 《老人星賦》:“晝觀云物,夜察昭回?!?/p>
(3).指日月。 唐 上官婉兒 《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》詩:“睿詞懸日月,長得仰昭回?!?唐 沉佺期 《巫山高》詩:“ 巫山 峰十二,環(huán)合隱昭回?!?前蜀 貫休 《壽春進(jìn)祝圣·千載降祥》詩:“九天宮上圣,降世共昭回?!?/p>
翰墨
翰墨 (hànmò) 原指筆、墨,借指文章、書畫 brush and ink-writing,painting,or calligraphy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,見意于篇籍。——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劉克莊名句,和吳警齋侍郎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