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西山白雪皚皚重兵三城戍守,南郊外的萬里橋,跨過泱泱的錦江。
因海內(nèi)戰(zhàn)爭不息幾個兄弟音訊阻隔,我流落天涯潸然淚下身心遙。
惟將遲暮的年光,交與多病的身軀;至今無點滴功德,報答賢明的圣皇。
我騎馬來到郊外時放眼遠眺,無法忍受人世間之事日漸蕭條。
注釋
西山:在成都西,主峰雪嶺終年積雪。三城:指松(今四川松潘縣)、維(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)、保(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)三州。城,一作“年”,一作“奇”。戍:防守。三城為蜀邊要鎮(zhèn),吐蕃時相侵犯,故駐軍守之。
南浦:南郊外水邊地。清江:指錦江。萬里橋:在成都城南。蜀漢費祎訪問吳國,臨行時曾對諸葛亮說:“萬里之行,始于此橋?!边@兩句寫望。
風塵:指安史之亂導致的連年戰(zhàn)火。諸弟:杜甫四弟:穎、觀、豐、占。只杜占隨他入蜀,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。
遲暮:這時杜甫年五十。供多?。航唤o多病之身了。供,付托。
涓埃:滴水、微塵,指毫末之微。
日:一作“自”。
野望問答
問:《野望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野望的作者是杜甫
問:野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野望是唐代的作品
問:野望是什么體裁?
答:七律
問: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 出自 唐代杜甫的《野望》
問: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 的下一句是 海內(nèi)風塵諸弟隔,天涯涕淚一身遙。
問: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杜甫名句大全
野望賞析
詩以“野望”為題 ,是詩人躍馬出郊時感傷時局、懷念諸弟的自我寫照。
首兩句寫野望時所見西山和錦江。西山主峰終年積雪,因此以“白雪”形容。三城,在當時駐軍嚴防吐蕃入侵,是蜀地要鎮(zhèn)。
中間四句是野望時觸發(fā)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。三四句由戰(zhàn)亂推出懷念諸弟,自傷流落的情思。海內(nèi)外處處烽火,諸弟流散,此時“一身遙”客西蜀,如在天之一涯。詩人懷念家國,不禁“涕淚”橫流。真情實感盡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動。
五六句又由“ 天涯”“一身”引出殘年“多病”,“未”貢微力,無補“圣朝”的內(nèi)愧。杜甫時年五十,因此說已入“遲暮”之年。他嘆息說:我只有將暮年付諸給“多病”之身,但“未有”絲毫貢獻,報答“圣朝”,是很感慚愧的。
杜甫雖流落西蜀,而報效李唐王朝之心,卻始終未改,足見他的愛國意識是很強烈的。中間四句,由于連用對偶爾將詩人的家國之憂,身世之感,特別是報效李唐王朝之心,藝術地得到有效概括。
七八句最后點出“野望”的方式和深沉的憂慮。“人事”,人世間的事。由于當時西山三城列兵防戍,蜀地百姓賦役負擔沉重,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(chǎn)生“日” 轉(zhuǎn)“蕭條”的隱憂。這是結句用意所在。詩人從草堂“跨馬”,走“出”南“郊”,縱目四“望”?!?南浦清江萬里橋”是近望之景?!拔魃桨籽┤鞘?”,是遠望之景。他由“三城戍”引出成亂的感嘆,由“萬里橋”興起出蜀之意。這是中間四句有關家國和個人憂念產(chǎn)生的原因。
杜甫“跨馬出郊 ”,“極目”四“望”,原本為了排遣郁悶 。但愛國愛民的感情,卻驅(qū)迫他由“望 ”到的自然景觀引出對國家大事、弟兄離別和個人經(jīng)歷的種種反思。一時間,報效國家、懷念骨肉和傷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,集結心頭。尤其為“遲暮”“多病”發(fā)愁,為“涓?!蔽础按稹北Ю?。
此詩前三聯(lián)寫野望時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,即由向外觀察轉(zhuǎn)為向內(nèi)審視。尾聯(lián)才指出由外向到內(nèi)向的原因。在藝術結構上,頗有控縱自如之妙。
- 湘江一首屈賈死將千載,劉君來泛湘江。沽酒偶留村店,看山不掩船窗。
- 春寒客思重重山色外,詩愁點點雨聲中。著人料峭東風急,墻角桃花未肯紅。
- 寒食前一日伯永相約過陳氏茅軒蕃亦載酒共往茅軒臨水自誰開,況有荼醾玉作堆。佳節(jié)愁孤一百五,可人共約兩三杯。輕雷淡雨林間過,落日清風座上催。更喜經(jīng)行遠城市,不妨杖屨晚方回。
- 孔復君架樓貯書疏池累石花藥環(huán)列老夫一編未得妙,頗以書多為世笑。舊友從余不復疑,樓藏萬卷猶嫌少。書中之理甚周遍,可惜有眼何時見。管荀褊陋空礙塞,周孔深微常運轉(zhuǎn)。樓東兼水更兼山,四時紅翠交飛翻。付與兒孫好門戶,光芒應射斗牛間。
- 瑞香買斷春光與曉晴,幽香逸艷獨婷婷。齊開忽作欒枝錦,未圻猶疑紫素馨。絕愛小花和月露,折將一朵篸銀瓶。今年偶憶年時句,倦倚雕欄酒半醒。
- 題賈伯用大龍阡積薪寢火漢公卿,爛額焦頭城郭臣。新沔精神開白日,三泉血淚濕初春。舊聞撇難須男子,誰識先機有婦人。添入開禧忠義傳,似將笄珥易冠巾。
- 添字采桑子利名叢里抽身早,勸汝回心。絕盡荒淫。動有群魔當下擒。莫教侵。九蟲斬盡三尸滅,與道相任。誰是知音。清夜無塵月上岑。望騫林。
- 癸未歲秋七月禱禹廟萬古稽山下,森森大禹祠。幽人來暗禱,靈魄望潛知。帝慮河頻決,民憂業(yè)旋移。自慚無異策,載拜淚雙垂。
- 懷石樓相思天一邊,知在石樓間。高臥客稀到,數(shù)峰人共閒。仙方新更試,易疏舊曾刪。好探鰲頭信,時應有鶴還。
- 三閭廟標簽:懷古沅湘流不盡,屈宋怨何深。日暮秋煙起,蕭蕭楓樹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