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處而今尋爛漫,不圖于此見英華
出自宋代蒲壽宬《山園芍藥忽有花喜而賦》:
披草籬根問舊花,一番春事又萌芽。
非因老態(tài)逢時感,只怨昏瞳作霧遮。
何處而今尋爛漫,不圖于此見英華。
翻階自合流芳詠,可惜飄零野客家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而今
而今 (érjīn) 現(xiàn)在,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(guān)》爛漫
爛漫,爛熳 (lànmàn,lànmàn) 色彩鮮麗 bright-colored 山花爛漫 坦蕩,無做作 naive;unaffected 天真爛漫不圖
(1).不料?!墩撜Z·述而》:“子在 齊 ,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?!薄杜f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 廣平王 入京師,老幼百萬,夾道歡叫,涕泣而言曰:‘不圖今日復(fù)見官軍。’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大人》:“女子曰:‘久知兩箇為孽,不圖兇頑若此,當(dāng)即除之。’”
(2).不圖謀,不想辦法?!豆騻鳌でf公十三年》:“ 莊公 升壇, 曹子 手劍而從之。 管子 進曰:‘君何求乎?’ 曹子 曰:‘城壞壓境,君不圖與?’ 管子 曰:‘然則君將何求?’”
(3).不貪求,不謀求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不圖飲食,不圖茶?!?郭沫若 《羽書集·抗戰(zhàn)與覺悟》:“在這神圣抗戰(zhàn)的期中要不圖茍安,不怕犧牲,不怕打仗?!?/p>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?!?/p>
英華
英華 (yīnghuá) 形容草木之類,原指美好的花木,后指優(yōu)異的人或物;精華或精英 illustrious persons or things 文苑英華 和順積中而英華外發(fā)?!抖Y記·樂記》蒲壽宬名句,山園芍藥忽有花喜而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大家來找不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