閽人未肯即通刺,指彈手版景欲斜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》:
滑臺古鎮(zhèn)揭高牙,主人賢厚賓友嘉。
公庭退休射堂飲,水深綠李浮甘瓜。
清言妙諭間詼謔,笑語往反何喧嘩。
別來汎濫若浮梗,塵愁俗累稠於麻。
提鞭俄苔觸風(fēng)日,慘澀滿眼飛埃沙。
朱門湛湛果深淺,門外日擁千余車。
閽人未肯即通刺,指彈手版景欲斜。
就令入見亦何事,氣象渺邈凌青霞。
圍棋角智財勝負(fù),拙者理與功名賒。
舍之歸入戶庭隘,爺視青天如井蛙。
后檐數(shù)尺地荒穢,不翦欲令生薺花。
當(dāng)春寂寂但如此,意恐至外逢紛華。
奈何勝友百余里,不可一見如天涯。
何時更共把卮酒,側(cè)身北望空咨嗟。
注釋參考
閽人
(1). 周 官名,掌晨昏啟閉宮門。《周禮·天官·閽人》:“閽人,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?!?/p>
(2).后世通稱守門人為閽人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季孫 之母死, 哀公 弔焉。 曾子 與 子貢 弔焉,閽人為君在,弗內(nèi)也?!?唐 韓愈 《后二十九日復(fù)上書》:“書再上,而志不得通,足三及門,而閽人辭焉。” 章炳麟 《官制索隱》:“觀今時州縣,不任佐貳吏員,而獨(dú)任己之閽人。以佐貳有官位,吏員有世及,皆不能曲從己意,故惟閽人為可恃。”
通刺
(1).出示名片以求延見。刺,名片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骨相》:“ 韓生 謝遣相工,通刺 倪寬 ,結(jié)膠漆之交。” 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五:“有人長九尺,端悅通刺,字不可識。”
(2).通報傳遞來訪者的姓名或名片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掛牌延客》:“南北士大夫有經(jīng)過其地,無不愿見者,每虞閽人不為通刺,茍不出日,即於門首掛一牌云: 胡存齋 在家?!?/p>
指彈
指責(zé)糾彈。 丁玲 《團(tuán)聚》二:“二兄弟,這位有著沖天的志氣的最聰明的一個,在父親失業(yè)之后便找到一個頗好的職業(yè),卻因?yàn)殇h芒,好指彈上司……于是一再申斥,接著就來了開除?!?/p>
手版
手版 (shǒubǎn) 古時官吏上朝或謁見上司時所拿的笏 a tablet held before the breast by official when received in audience by the emporer 手版倒持司馬光名句,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