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曲江感秋二首》:
元和二年秋,我年三十七。
長慶二年秋,我年五十一。
中間十四年,六年居譴黜。
窮通與榮悴,委運隨外物。
遂師廬山遠(yuǎn),重吊湘江屈。
夜聽竹枝愁,秋看滟堆沒。
近辭巴郡印,又秉綸闈筆。
晚遇何足言,白發(fā)映朱紱。
銷沉昔意氣,改換舊容質(zhì)。
獨有曲江秋,風(fēng)煙如往日。
疏蕪南岸草,蕭颯西風(fēng)樹。
秋到未幾時,蟬聲又無數(shù)。
莎平綠茸合,蓮落青房露。
今日臨望時,往年感秋處。
池中水依舊,城上山如故。
獨我鬢間毛,昔黑今垂素。
榮名與壯齒,相避如朝暮。
時命始欲來,年顏已先去。
當(dāng)春不歡樂,臨老徒驚誤。
故作詠懷詩,題于曲江路。
注釋參考
疏蕪
亦作“疎蕪”。1.蕭索荒蕪?!段倪x·謝朓<始出尚書省>詩》:“邑里向疏蕪,寒流自清泚?!?呂向 注:“ 朓 之邑里,人物向疏,居處荒蕪,謂別離久也?!笔枋?,一本作“踈蕪”。 北周 庾信 《謝趙王示新詩啟》:“寂寞荊扉,疏蕪蘭徑?!?唐 杜甫 《秋野》詩之一:“秋野日疏蕪,寒江動碧虛?!?仇兆鰲 注:“疏蕪,收穫已畢,野色蕭疏也?!?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樂毅墓》:“ 昭王 靈氣久疏蕪,今日登臺吊 望諸 。”
(2).指稀疏散亂。 清 陳維崧 《沁園春·為錢塘女史雪儀作并戲示雪持》詞:“髩影疎蕪,吟卷叢殘,諷《浄名經(jīng)》。”
(3).淺陋蕪雜。 唐 黃滔 《代陳蠲謝崔侍郎》:“某詞學(xué)疎蕪,進取乖拙,一叨貢士,累黜名場?!?宋 蘇轍 《次韻毛君見督和詩》:“新詩落紙一城傳,顧我疎蕪豈足編。” 明 吳承恩 《答西玄公啟》:“囊底新編疎蕪,自嘆懷中短刺,漫滅誰投?!?清 劉大櫆 《與李侍郎書》:“學(xué)既疏蕪,地復(fù)懸隔,不能稍自振厲,以窺見大賢君子之門墻?!?/p>
(4).廢弛。 唐 杜甫 《別張十三建封》詩:“宗臣則廟食,后祀何疏蕪?!?/p>
蕭颯
(1).形容風(fēng)雨吹打草木發(fā)出的聲音。 唐 陳羽 《湘妃怨》詩:“商人酒滴廟前草,蕭颯風(fēng)生斑竹林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韻酬朱昌叔》之六:“長以聲音為佛事,野風(fēng)蕭颯水潺湲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唐多令·雨夜》詞:“蕭颯不堪聞,殘妝擁夜分。”
(2).蕭條冷落。 唐 杜甫 《相從歌贈嚴(yán)二別駕》:“ 成都 亂罷氣蕭颯, 浣花 草堂 亦何有?!?宋 王安石 《金陵懷古》詩之三:“山水寂寥埋王氣,風(fēng)煙蕭颯滿僧窗?!?清 狄億 《菩薩蠻》詞:“蕭颯不勝情,孤鴻三兩聲?!?/p>
(3).稀疏;凄涼。 唐 李白 《飛龍引》之二:“下視 瑤池 見 王母 ,蛾眉蕭颯如秋霜?!?宋 陸游 《獨立》詩:“白髯蕭颯一愚公,獨立濛濛細(xì)雨中。” 元 郝經(jīng) 《巴陵女子行》:“詩成淚盡赴江流,蛾眉蕭颯天為愁?!?/p>
(4).蕭灑自然。 唐 白居易 《畫竹歌》:“嬋娟不失筠粉態(tài),蕭颯盡得風(fēng)煙情?!?/p>
西風(fēng)
西風(fēng) (xīfēng) 從西方吹來的風(fēng) westerly 溫帶的盛行西風(fēng) west wind 指秋風(fēng)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白居易名句,曲江感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小艾鋼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