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常建《賦得白日半》
一身為輕舟,落日西山際。
常隨去帆影,遠接長天勢。
物象歸余清,林巒分夕麗。
亭亭碧流暗,日入孤霞繼。
渚日遠陰映,湖云尚明霽。
林昏楚色來,岸遠荊門閉。
至夜轉(zhuǎn)清迥,蕭蕭北風厲。
沙邊雁鷺泊,宿處蒹葭蔽。
圓月逗前浦,孤琴又搖曳。
泠然夜遂深,白露沾人袂。
注釋參考
宿處
宿處 (sùchù) 住宿的地方 lodging蒹葭
(1).蒹和葭都是價值低賤的水草,因喻微賤。亦常用作謙詞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“吾出蒹葭之中,入夫子之門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攀由鴻鵠,倚是蒹葭?!?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悟詐》:“我雖是蒹葭,現(xiàn)開著玉樹花,難道他烏紗就沒個窮葛瓜?!眳⒁姟?蒹葭玉樹 ”。
(2).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北局冈谒厬涯罟嗜耍笠浴拜筝纭狈褐杆寄町惖赜讶?。 胡惠生 《題亞子分湖歸隱圖》詩:“無限蒹葭意,殷勤對此圖?!?/p>
常建名句,賦得白日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