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解圜丘畢,云需曲水游
出自唐代趙良器《三月三日曲江侍宴》:
圣祖發(fā)神謀,靈符葉帝求。
一人光錫命,萬國荷時休。
雷解圜丘畢,云需曲水游。
岸花迎步輦,仙仗擁行舟。
睿藻天中降,恩波海外流。
小臣同品物,陪此樂皇猷。
注釋參考
雷解
(1).語本《易·解》:“雷雨作,解。君子以赦過宥罪?!焙笥谩袄捉狻敝干膺^宥罪。《舊唐書·昭宗紀》:“是以雷解而 羲 文象德,網(wǎng)開而 湯 化歸仁,用彼懷柔,式存彝范。”
(2).消解。 宋 蘇軾 《何公橋》詩:“舞於盤渦,冰折雷解?!?/p>
圜丘
圜丘 (yuánqiū) 中國明、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臺,在北京天壇內。為漢白玉石砌成的三層圓臺。四面有欄桿、臺階;外圍有兩道圍墻。其北有一座圓殿皇穹宇,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專用建筑?;蜀酚钔庥袌A形圍墻,南面有三座磚拱門,俗稱“回音壁” round mound曲水
古代風俗,于農(nóng)歷三月上巳日(上旬的巳日, 魏 晉 以后始固定為三月三日)就水濱宴飲,認為可祓除不祥,后人因引水環(huán)曲成渠,流觴取飲,相與為樂,稱為曲水。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 唐 元稹 《代曲江老人》詩:“曲水流觴日,倡優(yōu)醉度旬?!?清 魏源 《岱麓諸谷詩·岱谷陪尾山源》:“人間曲水觴,竟忘仙鬼宅。”參見“ 上巳 ”。參閱 宋 黃朝英 《靖康緗素雜記·曲水》。
趙良器名句,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