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賦竹上甘露》:
梢梢兩竹枝,甘露葉間垂。
草木有靈液,陰陽凝以時。
深山與窮谷,往往嘗有之。
幸當(dāng)君子軒,得為眾人知。
物生隨所托,晦顯各有宜。
聊以助歌詠,兼堪飲童兒。
注釋參考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。”
(2).指荒野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?!?/p>
靈液
(1).滋潤萬物的雨露?!段倪x·揚雄<劇秦美新>》:“神歇靈液,海水羣飛?!?劉良 注:“天地神祇,以 秦 無道之甚,故歇其靈潤滋液,不降福祥?!?三國 魏 嵇康 《聲無哀樂論》:“枯槁之類,浸育靈液,六合之內(nèi),沐浴鴻流?!?唐 武元衡 《賀甘露表》:“圣德至而和風(fēng)應(yīng),元氣滋而靈液降。”
(2).仙液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升天行》之一:“靈液飛素波,蘭桂上參天?!薄段倪x·郭璞<游仙詩>》:“圓丘有奇草, 鐘山 出靈液?!?李善 注:“靈液,謂玉膏之屬也?!庇髦该谰?。 唐 韓愈 《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》詩:“二三道士席其間,靈液屢進頗黎盌?!?/p>
(3).對水的美稱。 唐 陳鴻 《長恨歌傳》:“浴日餘波,賜以湯沐,春風(fēng)靈液,澹蕩其間。” 明 周梅墟 《步步嬌·帶雨鳴柯》套曲:“碧蒙茸蔓草迷荒徑,濕淋漓靈液澄江浄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石言》:“秀氣迴薄,靈液潛滋。是生石寶,美勝懸黎?!?/p>
(4).唾液。道教以為唾液可以灌溉臟腑,潤澤肢體,故稱。 唐 顧云 《苔歌》:“瓊蘇玉鹽爛漫煮,嚥入丹田續(xù)靈液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六十:“津液候滿口則嚥之……如此三止,是謂漱嚥靈液,灌溉五藏,面乃生光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人一·口津唾》:“人舌下有四竅,兩竅通心氣,兩竅通腎液,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,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?!?/p>
陰陽
陰陽 (yīn-yáng) Yin and yang ,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,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古代哲學(xué)概念。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“陰”、“陽”兩個對立的范疇,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(zhì)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?!冻o·屈原·涉江》 日月運轉(zhuǎn)之學(xué) 陰陽歷算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研核陰陽。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以時
(1).按一定的時間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八挐梢詴r禁發(fā)之?!?尹知章 注:“草木零落,然后入山林。獺祭魚,然后修澤梁也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案镆詴r入山林,材木不可勝用也?!薄妒酚洝ば⑽谋炯o(jì)》:“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,各守其地,以時入貢,民不勞苦,上下驩欣?!?/p>
(2).及時,即時?!稘h書·匡衡傳》:“ 衡 、 譚 ( 甄譚 )居大臣位,知 顯 ( 石顯 )等專權(quán)勢,作威福,為海內(nèi)患害,不以時白奏行罰,而阿諛曲從,附下罔上,無大臣輔政之義?!?唐 元稹 《招討鎮(zhèn)州制》:“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,諸道宜便進軍,以時翦滅。” 宋 曾鞏 《本朝政要策·義倉》:“ 宋 興, 乾德 之初,天子哀歲不登,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,於是著發(fā)粟之制,使不待詔令?!?/p>
歐陽修名句,賦竹上甘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