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竹坡舊隱》:
路轉(zhuǎn)新塘曲,舟通別墅幽。
覺華嚴(yán)佛地,梵放雜漁謳。
秔稌連疇晚,菱渠四澤秋。
竹坡今不作,清淚落菟裘。
注釋參考
華嚴(yán)
(1).《大方廣佛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的簡(jiǎn)稱。有三種譯本。 宋 陳師道 《謝寇十一惠端硯》詩(shī):“敢書細(xì)字注魚蟲,要傳《華嚴(yán)》八千偈?!?/p>
(2).佛教語(yǔ)。天臺(tái)宗所說“五時(shí)”教之一。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(wú)上法門。因其高深,解悟者少。 清 龔自珍 《<妙法蓮華經(jīng)>四十二問》:“ 隋 以來判教諸師,皆曰‘華嚴(yán)’日出時(shí),‘法華’日中時(shí),‘涅槃’日入時(shí)。”
(3).指華嚴(yán)宗所說的大乘境界。 康有為 《與菽園論詩(shī)兼寄任公孺博曼宣》詩(shī)之二:“華嚴(yán)帝網(wǎng)重重現(xiàn),廣樂鈞天竊竊聽?!?/p>
佛地
(1).謂超脫生死、滅絕煩惱的境界。《壇經(jīng)·般若品》:“若識(shí)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?!?/p>
(2).猶佛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佛知不異眾生知義》:“凡夫之與佛地,立善知惡,未始不同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佛知不異眾生知義》:“但佛地所知者,得善之正路;凡夫所知者,失善之邪路?!?/p>
(3).指寺院。 唐 張祜 《題真娘墓》詩(shī):“佛地葬羅衣,孤魂此是歸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换兀骸暗紫聨拙涞溃骸鹲ha{1-1}人污佛地,我仗劍下云端,鏟惡除奸?!@幾句分明説他路見不平,替民除害……把這起子和尚屠了?!?/p>
漁謳
漁歌。 清 查岐昌 《曉渡太湖望洞庭諸山》詩(shī):“煙汀露渚蒼茫外,篴唱漁謳浩蕩來?!?/p>
釋文珦名句,竹坡舊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昔人非避世,此地可鉤深作者:李呂作品:次涪陵游北巖寺伊川謫居嘗傳易於此有鉤深堂
- 取之砂石間,異若龜鶴形作者:李益作品: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
- 豈不欲傲游,慮此泥濘深
- 夜深投寺解行裝,一點(diǎn)寒燈照上方
- 詞臣上雍橐,勛閥侍中貂作者:趙蕃作品:贈(zèng)顏文昺子明用孫從之韻
- 路挑野斗皈南急,旗獵風(fēng)鳴帶北寒作者:釋行海作品:次徐相公韻十首李顯忠
- 遙想嚼氈清到骨,古來持節(jié)要忠臣
- 吾廬不獨(dú)貯妻兒,自覺年侵身力衰
- 醉來疑夢(mèng)里,夢(mèng)入梅花,歌徹青衣聽清窈作者:何夢(mèng)桂作品:洞仙歌(和何逢原見壽)
- 平生學(xué)踵息,坐覺兩鐙溫作者:蘇軾作品: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,次子由韻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