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柳殘蟬,助人離思斜陽外
出自宋代曹組《點(diǎn)絳唇》:
疏柳殘蟬,助人離思斜陽外。
淡煙疏靄。
節(jié)物隨時(shí)改。
水已無情,風(fēng)更無情。
蘭舟解。
水流風(fēng)快。
回首人何在。
注釋參考
殘蟬
秋天的蟬。 唐 司空圖 《喜王駕小儀重陽相訪》詩:“幽鶴傍人疑舊識,殘蟬向日噪新晴。” 唐 鄭谷 《江際》詩:“萬頃白波迷宿鷺,一林黃葉送殘蟬?!?宋 陸游 《秋懷》詩:“病樹有凋葉,殘蟬無壯聲。”
離思
離別后的思緒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九愁賦》:“嗟離思之難忘,心慘毒而含哀?!?宋 周邦彥 《齊天樂》詞:“ 荊 江 留滯最久,故人相望處,離思何限?” 明 李氏 《江樓留別》詩:“西風(fēng) 揚(yáng)子江 邊柳,落葉不如離思多。” 梁啟超 《奉懷南海先生星加坡兼敦請東渡》詩:“近聞作計(jì)又圖南,渺渺離思孰可堪。”
斜陽
斜陽 (xiéyáng)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曹組名句,點(diǎn)絳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