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庵闞道旁,丈室藏法界
出自宋代五邁《靈白湖歸憩林氏墳庵僧出能誦予舊詩設(shè)茗碗蒲》:
霜風(fēng)襲客裘,朝日曬農(nóng)背。
誰遺役此軀,隱痛在五內(nèi)。
宿草漸重生,跼蹐?zhí)幐草d。
扶衰策瘦筇,乞靈問龜蔡。
往來纏信宿,屏息過阛闠。
夙駕三十里,仆夫已告憊。
小庵闞道旁,丈室藏法界。
叩扉僧出迎,面熟不猜怪。
白發(fā)久不梳,爬癢得痛快。
荷設(shè)茗碗供,仍有蒲食配。
去此已五霜,重來發(fā)孤慨。
一飽猶可謀,三斧已逮。
退藏心甚甘,世故肯相貸。
博陵隱君子,堂萱春未艾。
悠悠我之思,此日君當(dāng)愛。
注釋參考
丈室
(1).佛教語。相傳 毗耶離 (在 中印度 ) 維摩詰 大士以稱病為由,與前來問疾的 文殊 等討論佛法,妙理貫珠。其臥疾之室雖一丈見方而能容納無數(shù)聽眾。 唐 顯慶 年間,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,過 維摩詰 故宅,乃以手板縱橫量之,僅得十笏,因號方丈、丈室。見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、《釋氏要覽·住處·方丈》。 清 唐孫華 《次韻黃忍庵病中雜詠》之三:“歸田 元亮 貧仍樂,丈室 維摩 病不妨?!?/p>
(2).以“丈室”稱寺主的房間。 唐 惠能 《壇經(jīng)·機(jī)緣品》:“一夕,獨(dú)入丈室。請問: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?”舊題 宋 尤袤 《全唐詩話·周樸》:“ 樸 , 唐 末詩人。寓於 閩 中僧寺,假丈室以居,不飲酒茹葷,塊然獨(dú)處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心函上人方庵》詩:“誰知眠丈室,不肯效團(tuán)焦。”
(3).猶斗室。言房間狹小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居書懷》詩:“何須廣居處,不用多積蓄。丈室可容身,斗儲可充腹。”
法界
佛教語。梵語意譯。通常泛稱各種事物的現(xiàn)象及其本質(zhì)?!度A嚴(yán)經(jīng)·十通品》:“入於真法界,實(shí)亦無所入?!?宋 范成大 《再次喜雨詩韻以表隨車之應(yīng)》:“一念故應(yīng)周法界,萬神元不隔明庭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論》:“夫此圓成實(shí)自性云者,或稱真如,或稱法界,或稱涅槃?!?/p>
五邁名句,靈白湖歸憩林氏墳庵僧出能誦予舊詩設(shè)茗碗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