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胡笳曲二首》:
漢使通沙漠,胡人過渭橋。
春風(fēng)吹客恨,千里去迢迢。
注釋參考
沙漠
沙漠 (shāmò) 地面完全為沙所覆蓋、植物非常稀少、雨水稀少的荒蕪地區(qū) desert胡人
胡人 (húrén) 中國古代對(duì)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 Tartars;Mongols 泛指外國人 foreigner渭橋
(1). 漢 唐 時(shí)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中渭橋 。 秦 時(shí)始置,本名 橫橋 。 秦 都 咸陽 , 渭 南有 興樂宮 , 渭 北有 咸陽宮 ,建此橋以通二宮。 漢 更名 渭橋 。《史記·孝文帝本紀(jì)》:“ 昌 至 渭橋 ,丞相以下皆迎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三輔故事》:“ 咸陽宮 在 渭 北, 興樂宮 在 渭 南, 秦昭王 通兩宮之間,作 渭橋 ,長三百八十步?!薄端?jīng)注·渭水》引《三輔黃圖》作“橫橋”。
(2). 漢 唐 時(shí)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東渭橋 。 漢景帝 五年建置,故址在今 西安市 東北 灞水 、 涇水 合 渭水 處東側(cè)。 唐 劉希夷 《采桑》詩:“盈盈 灞水 曲,步步春水緑……回道 渭橋 東,遙憐樹色同?!?/p>
(3). 漢 唐 時(shí)代 長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橋梁。東、中、西共有三座。 西渭橋 。 漢 建元 三年建置,因與 長安城 便門 相對(duì),也叫 便橋 或 便門橋 。 唐 名 咸陽橋 ,其時(shí) 長安 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別。
曹勛名句,胡笳曲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