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協(xié)《和韓子文》:
寄跡驚殊縣,論詩得勝流。
更容參往返,不恨此淹留。
絕唱終三疊,長謠擬四愁。
同游有陶謝,莫賦仲宣樓。
注釋參考
絕唱
絕唱 (juéchàng) 指詩文創(chuàng)作的最高造詣 the peak of poetic perfection 古今絕唱三疊
(1).古奏曲之法,至某句乃反復(fù)再三,稱三迭。 宋 蘇軾 《仇池筆記·陽關(guān)三迭》:“余在 密州 ,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,自云得古本《陽關(guān)》,每句皆再唱,而第一句不疊,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?!?/p>
(2).三首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李白竹枝詞》:“是夜宿於驛,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。曰:‘予往謫 夜郎 ,於此聞杜鵑,作《竹枝詞》三疊,世傳之不子細,憶集中無有,三誦而使之傳焉?!?/p>
(3).猶三通,三遍。 宋 梅堯臣 《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》詩:“書之空自知,城上鼓三疊?!?/p>
(4).猶三折。指 廬山 三迭泉 。 宋 戴復(fù)古 《廬山》詩:“九疊屏風(fēng)三疊水,更無詩句可形容?!?元 李洞 《廬山記》:“四圍巒障欲合,泉若瓊簾,從空懸布,為三疊而下?!?/p>
四愁
(1).“ 四愁詩 ”的省稱。 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·四愁七哀》:“《四愁》, 漢 張衡 所作,傷時之文也?!?唐 李嘉祐 《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》詩:“ 宋玉 怨三秋, 張衡 復(fù)‘四愁’。” 清 姚鼐 《送一青歸因寄仲郛》詩:“天末‘四愁’思莫致,秋來‘九辨’送將歸。”
(2).泛指愁思。 唐 王維 《送丘為往唐州》詩:“四愁連 漢水 ,百口寄隨人?!?唐 孟郊 《百憂》詩:“智士日千慮,愚夫惟四愁?!眳⒁姟?四愁詩 ”。
曾協(xié)名句,和韓子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