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炎《謝黃子山賀得孫》:
侵尋及頹齡,憂患催霜須。
是身如老木,枯枿生孫枝。
自念非逸少,屈指無七之。
日愿谷豐下,今見鳳有兒。
安得壽喬松,及渠成立時。
追念十年事,欣戚更乘除。
瓜葛自延蔓,葭莩相因依。
賴此一雛生,兩家釋猜疑。
飛鵲繞屋鳴,織翠來華裾。
相視一粲然,英詞出瓊琚。
醴甘不醉人,湯餅浮銀絲。
只欠解語花,遏云歌此詞。
知公本惜飲,嘗試覆一卮。
因之酹梅塘。
騎鵠何時歸。
注釋參考
醉人
(1).喝醉酒的人。 唐 王駕 《社日》詩:“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歸?!?元 無名氏 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:“你教我扶將他起來把衣?lián)Q了,他正是醉人難叫?!?/p>
(2).令人陶醉。 茅盾 《子夜》二:“這門現(xiàn)在關(guān)著,偶或閃開了一條縫,便有醉人的脂粉香和細碎的笑語聲從縫里逃出來?!?高士其 《你們知道我是誰》詩:“我走過美麗的花園,花兒正在開放,知道我來到,它就發(fā)出醉人的芬芳。” 徐遲 《三峽記·芬芳頌》:“又是這股清香,濃郁幽遠。我深深的呼吸了一下,多么醉人,多么新鮮!”
湯餅
(1).水煮的面食?!夺屆め岋嬍场罚骸罢麸?、湯餅、蝎餅,金餅、索餅之屬,皆隨形而名之也?!薄冻鯇W記》卷二六引 晉 束晳 《餅賦》:“玄冬猛寒,清晨之會,涕凍鼻中,霜凝口外,充虛解戰(zhàn),湯餅為最?!?宋 黃朝英 《緗素雜記·湯餅》:“余謂凡以麪為食具者,皆謂之餅,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,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,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案?,有‘湯餅’之意存焉。古無‘麵’字,凡麺食一概都叫作‘餅’。”
(2).指湯餅會。 清 胡鳴玉 《訂訛雜錄·湯餅》:“生兒三日會客,名曰湯餅。” 清 唐孫華 《賀王冰庵太守納姬》詩之二:“明年湯餅應(yīng)呼我,帶醉題麞一笑譁?!眳⒁姟?湯餅會 ”。
銀絲
比喻白發(fā)。 明 張煌言 《己亥冬末立春用杜韻》:“寂寞兩京寒玉琯,蕭疎雙髩點銀絲?!?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二一:“他的稠密的黑頭發(fā)里,已經(jīng)有些銀絲了?!?/p>
王炎名句,謝黃子山賀得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