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竹溪月,空翠搖煙霏
出自宋代蘇軾《游凈居寺(并敘)》:
凈居寺,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、小蘇山之北。
寺僧居仁為余言:齊天保中,僧思惠過此,見父老問其姓,曰蘇氏,又得二山名。
乃嘆曰:吾師告我,遇三蘇則住。
遂留結(jié)庵。
而父老竟無有,蓋山神也。
其后僧智凱見思于此山而得法焉,則世所謂思大和尚、智者大師是也。
唐神龍中,道岸禪師始建寺于其地,廣明庚子之亂,寺廢于兵火,至乾興中乃復(fù),而賜名曰梵天云。
十載游名山,自制山中衣。
愿言畢婚嫁,攜手老翠微。
不悟俗緣在,失身蹈危機(jī)。
刑名非夙學(xué),陷阱損積威。
遂恐死生隔,永與云山違。
今日復(fù)何日,芒鞋自輕飛。
稽首兩足尊,舉頭雙涕揮。
靈山會(huì)未散,八部猶光輝。
愿從二圣往,一洗千劫非。
徘徊竹溪月,空翠搖煙霏。
鐘聲自送客,出谷猶依依。
回首吾家山,歲晚將焉歸。
注釋參考
徘徊
徘徊 (páihuái) 在一個(gè)地方來回地走 hang about;pace up and down 他在街上徘徊 比喻猶豫不決 hesitate 三納之而未克,徘徊容與,追者益近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危險(xiǎn)常顧 teeter on 經(jīng)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竹溪
竹林與溪水。指清幽的境地。 唐 周賀 《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》詩:“竹溪人請(qǐng)住,何日向中峰?!?/p>
竹谿:見“ 竹溪六逸 ”。
空翠
(1).指綠色的草木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過白岸亭》詩:“空翠難強(qiáng)名,漁釣易為曲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與岑參》:“滿陂空翠,凈無纖塵,鷗鳧散亂,管弦齊奏,四處都在唱歌?!?/p>
(2).指綠葉。 唐 孟浩然 《題大禹寺義公禪房》詩:“夕陽連雨足,空翠落庭陰?!?清 陳維崧 《齊天樂·暮春風(fēng)雨》詞:“小樓昨夜東風(fēng)到,吹落滿園空翠?!?/p>
(3).指青色的潮濕的霧氣。 唐 王維 《山中》詩:“山路元無雨,空翠濕人衣?!?宋 范成大 《浪淘沙》詞:“空翠濕征鞍,馬首千山?!?郁達(dá)夫 《題畫》詩之四:“貪坐溪亭晚未歸,四山空翠欲沾衣?!?/p>
(4).指碧空,蒼天。 唐 白居易 《大水》詩:“蒼茫生海色,渺漫連空翠?!?/p>
(5).指清澈的泉水。 清 魏源 《四明山中峽詩》之二:“山深云液積,盡化流泉清。家家吸空翠,婦孺皆聰明?!?/p>
煙霏
亦作“煙霏”。1.云煙彌漫。 唐 席元明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煙霏萬雉,花明四郊;沼蘋白帶,山花紫苞。” 宋 歐陽修 《秋聲賦》:“蓋夫秋之為狀也,其色慘淡,煙霏云斂?!?明 文徵明 《次韻吳德徵先生江南弄》:“煙霏曉色彤樓開,美人倚醉臨籹臺(tái)?!?/p>
(2).煙霧云團(tuán)。 唐 韓愈 《山石》詩:“天明獨(dú)去無道路,出入高下窮煙霏。” 宋 朱熹 《鷓鴣天·叔懷嘗夢(mèng)飛仙為之賦此》詞:“生羽翼,上煙霏。回頭祗見冢纍纍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詩:“曉登 泰山 道,行行入煙霏。”
蘇軾名句,游凈居寺(并敘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