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樞《頌古三十九首》:
筠管釀來應(yīng)已熟,不辭醉裹帽欹斜。
酴醿浪有幽香在,是酒元來不是花。
注釋參考
筠管
竹管。亦用以指筆管、毛筆。 唐 元稹 《答胡靈之》詩:“題頭筠管縵,教射角弓騂?!?宋 邵雍 《謝人惠筆》詩:“兔毫剛且健,筠管直而長。” 明 袁宏道 《舟葉逢周行可》詩:“通侯畫地取,筠管亦何哉?!?/p>
不辭
不辭 (bùcí) 樂意去干,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欹斜
歪斜不正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懷慮》:“ 管仲 相 桓公 ,詘節(jié)事君,專心一意,身無境外之交,心無欹斜之慮,正其國如制天下。”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喙,亦從烏帽自欹斜?!?宋 蘇轍 《再賦葺居》之三:“南北高堂本富家,百年梁柱半欹斜?!?清 納蘭性德 《錦堂春·秋海棠》詞:“夜來微雨西風(fēng)里,無力任欹斜。” 朱自清 《兒女》:“桌子上是飯粒呀,湯汁呀……加上縱橫的筷子,欹斜的匙子,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?!?/p>
釋道樞名句,頌古三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