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丞文武將,良非衛(wèi)霍侔
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》:
我老面倦多故,面心期馬少游。
愿為春眠面,吐絲自綢繆。
翩翩魏公子,閱世無全牛。
吹噓鼓萬物,領(lǐng)袖傾九流。
昨來懷白璧,往撼西諸侯。
中丞文武將,良非衛(wèi)霍侔。
誓開河源地,畫作禹貢州。
壯士捐軀死,鯨鯢尚吞舟。
客心無一寸,草食隨百憂。
故人道舊語,末路非前籌。
重來滕王閣,楓葉江上秋。
章子飽徑術(shù),賦詩如曹劉。
太學(xué)得虛名,權(quán)勢殊未尤。
禍機(jī)發(fā)無妄,對吏抵搶頭。
遇逢椎鼓赦,帝澤萬邦休。
章江三年拘,解裝買莫愁。
麗姬泣又悔,生故難豫謀。
邂逅識面晚,困窮理相收。
夜語倒樽面,參旌偃風(fēng)旒。
兩公但取醉,古今共高丘。
注釋參考
中丞
[an official's name] 官名。即“大中丞”,見該條
中丞匿于溷藩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 漢 代御史大夫下設(shè)兩丞,一稱御史丞,一稱中丞。中丞居殿中,故以為名。 東漢 以后,以中丞為御史臺長官。 明 清 時(shí)用作對巡撫的稱呼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御史大夫……有兩丞,秩千石。一曰中丞,在殿中蘭臺,掌圖籍秘書,外督部刺史,內(nèi)領(lǐng)侍御史員十五人,受公卿奏事,舉劾按章。” 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巡撫》:“ 明 正統(tǒng) 十四年,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鄒來學(xué) 廵撫 順天 、 永平 二府……今廵撫之稱中丞,蓋沿于此。” 清 錢大昕 《內(nèi)閣侍讀嚴(yán)道甫傳》:“ 畢中丞 沅 廵撫 陜西 ,招至官齋,為文字交。”
(2).指宮官,內(nèi)官。 唐 段安節(jié) 《樂府雜錄·琵琶》:“ 文宗 朝,有內(nèi)人 鄭中丞 ,善胡琴?!痹ⅲ骸爸胸?,即宮人之官也。”
文武
(1).文德與武功;文治與武事?!对姟ぶ茼灐るt》:“宣哲維人,文武維后?!?鄭玄 箋:“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?!薄秴问洗呵铩げ粡V》:“文武盡勝,何敵之不服?!薄妒酚洝ぱ袅袀髡摗罚骸拔奈洳粋?,良民懼然身修者,官未曾亂也?!?/p>
(2).特指武事、軍事。 宋 范仲淹 《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臣僚之中,素有才識,可賜 孫 吳 之書,使知文武之方?!?/p>
(3).文才和武略?!对姟ば⊙拧ち隆罚骸拔奈浼?甫 ,萬邦為憲?!?朱熹 集傳:“非文無以附眾,非武無以威敵,能文能武,則萬邦以之為法矣?!薄稘h書·朱云傳》:“ 平陵 朱云 ,兼資文武?!?唐 韓愈 《舉馬摠自代狀》:“前件官文武兼資,寬猛得所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陛下生知之性,天縱文武?!?/p>
(4).文臣和武將,文武官員?!赌鲜贰に渭o(jì)上·武帝》:“謁 漢 長陵 ,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?!?五代 牛希濟(jì) 《奉詔賦蜀主降唐》詩:“滿城文武欲朝天,不覺鄰師犯塞煙?!薄端疂G傳》第九三回:“眾文武見殺了四個(gè)大臣,都要來捉 李逵 ?!?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?!?/p>
(5).猶言溫猛。指文火和武火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藥》:“火須文武、緊慢得中?!眳⒁姟?文武火 ”。
(6).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?!对姟ご笱拧そ瓭h》:“ 文 武 受命, 召公 維翰?!?鄭玄 箋:“昔 文王 、 武王 受命,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?!薄抖Y記·中庸》:“ 仲尼 祖述 堯 舜 ,憲章 文 武 。” 宋 蘇軾 《石鼓》詩:“勛勞至大不矜伐, 文 武 未遠(yuǎn)猶忠厚?!?清 方苞 《<周官析疑>序》:“即按其文辭,舍《易》《春秋》, 文 、 武 、 周 、 召 以前之詩書,無與之并者矣。” 梁啟超 《變法通議·論幼學(xué)》:“張而不弛, 文 武 不能也?!?/p>
衛(wèi)霍
西漢 名將 衛(wèi)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稱,后世并稱“衛(wèi)霍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吳季重書》:“謂 蕭 曹 不足儔, 衛(wèi) 霍 不足侔也?!?唐 張說 《藥園宴武洛沙將軍》詩:“文學(xué)引 王 枚 ,歌鐘陳 衛(wèi) 霍 。” 明 許自昌 《水滸記·論心》:“自昔 蕭 曹 任,難圖 衛(wèi) 霍 功。” 寧調(diào)元 《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》:“丈夫三十尚平平,竪子爭傳 衛(wèi) 霍 名?!?/p>
黃庭堅(jiān)名句,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