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愚《鐫者任廷》:
入石入木知分?jǐn)?shù),古篆今篆攻豈難。
祗因雕巧失真體,不見全文在世間。
注釋參考
雕巧
雕琢巧飾。《南史·齊紀(jì)下·廢帝東昏侯》:“馬乘具用錦繡處,患為雨所濕,織雜采珠為覆蒙,備諸雕巧?!?宋 蘇舜欽 《答章傅》詩:“扶疎珊瑚枝,本不自雕巧。” 元 楊載 《詩法家數(shù)·寫景》:“景中含意,事中瞰景,要細(xì)密清淡,忌庸腐雕巧?!?/p>
真體
真實的本體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解二諦義》:“又諮真寂之體,本自不流,凡夫見流,不離真體,然則但有一真,不成二諦?!?唐 彥悰 《后畫錄·隋江志》:“筆力勁健,風(fēng)神頓爽,模山擬水,得其真體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陰陽未分,二氣合一,絪緼太和之真體,非目力所及,不可得而見也?!?/p>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全文
全文 (quánwén) 指文章、文件等的所有文字 full text 全文如下在世
在世 (zàishì) 活著;存活于世間 be living 老人要是還在世,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釋智愚名句,鐫者任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