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廖行之《千秋歲》:
臘馀時候,天意收寒早。
梅信動,春先到。
曉來湘水上,有底風光好。
春有意,慣隨仙仗來蓬島。
一念到人間,依約瑤池道。
心好在,慈為寶。
蟠桃多歲月,不數如瓜棗。
千歲也,朱顏綠鬢人難老。
注釋參考
念到
亦作“ 念叨 ”。亦作“ 念道 ”。1.由于記掛而一再說起。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,念到有一千番 張殿試 ?!?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二二:“我們全時常念道你!” 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章:“他回家來常念叨 林老師 好, 林老師 教他打 日本 呢?!?/p>
(2).念;說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六回:“他還得耳輪中聒噪著探花,眼皮兒上供養(yǎng)著探花,嘴唇兒邊念道著探花,心坎兒里溫存著探花?!?孫犁 《白洋淀紀事·村歌下篇》:“ 李三 說:‘現在開會,各組的人往一塊湊湊吧,回頭還要討論哩!誰先說說?’他回頭望著代表們問?!缒畹滥畹腊?!’代表們說?!?陳登科 《赤龍與丹鳳》第一部七:“我們莊上信 耶蘇 的人,吃飯時,像下神一樣,鼓著嘴念叨。”
(3).談論,商量。 賀敬之 《秦洛正》:“ 洛正哥 !這兩天咱們村里的事,你大半也知道了,今兒我來,咱們再念道念道?!?梁斌 《紅旗譜》三八:“到了 嚴志和 家,敲門進去,和 江濤 、 嚴志和 、 濤他娘 念叨了一會子開大會的事。”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依約
(1).依據;沿襲。《隋書·王劭傳》:“採民間歌謡,引圖書讖諱,依約符命,捃摭佛經,撰為《皇隋靈感誌》,合三十卷,奏之。” 唐 元稹 《告祀曾祖文》:“今謹依約廟則,每歲以二至、二分暨正旦,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?!?明 梅鷟 《尚書考異》:“出 孔 壁中者,盡后儒偽作,大抵依約諸經《論》《孟》中語,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。”
(2).仿佛;隱約。 唐 劉兼 《登郡樓書懷》詩:“天際寂寥無雁下,云端依約有僧行?!?宋 晏殊 《少年游》詞:“風流妙舞,櫻桃清唱,依約駐行云?!?明 文徵明 《庚辰除夕》詩:“醉墨淋灕玉雨株,澹痕依約兩行書?!?胡懷琛 《與仲兄夜話》詩:“隔江依約聞絲竹,往事悽辛話亂離?!?/p>
(3).大約;大概。 唐 元稹 《和樂天示楊瓊》詩:“腰身瘦小歌圓緊,依約年應十六七。” 宋 蘇軾 《江神子》詞之三:“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?煙斂云收,依約是 湘靈 ?!?陳殘云 《山谷風煙》第十四章:“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,他不知道開什么會?!?/p>
(4).形容情意chan{1|1}綿。 元 舒遜 《感皇恩》詞:“誰道小窗蕭索?青燈相伴我,情依約。” 明 吳承恩 《千秋歲》詞:“芳草閒愁遠,情依約,寸心剛被春拘管。”
瑤池
瑤池 (yáochí) 神話中昆侖山上的池名,西王母所住的地方;美池,多指宮苑中的池 abode of fairy mother goddess廖行之名句,千秋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