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融法性,復(fù)變童顏
出自元代王處一《行香子 贈(zèng)不語王哥》:
真樂閑閑。
口過刪刪。
養(yǎng)沖和、屏蕩愚頑。
圓融法性,復(fù)變童顏。
便出三乘,超十地,不為難。
五彩回環(huán)。
烹煉金丹。
看仙爐、虎繞龍?bào)础?br>陰陽數(shù)足,撞透天關(guān)。
就躡祥云,朝元去,列仙班。
注釋參考
圓融
(1).佛教語。破除偏執(zhí),圓滿融通?!独銍?yán)經(jīng)》卷十七:“ 如來 觀地、水、火、風(fēng),本性圓融,周徧法界,湛然常住?!?宋 蘇軾 《答子由頌》:“五藴皆非四大空,身心河岳盡圓融?!?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四:“眼前的愁煩是蛻化期間應(yīng)有的苦悶,超越了這一段期間,自然會(huì)入于圓融無礙的境界?!?/p>
(2).通融?!杜f五代史·唐書·明宗紀(jì)二》:“天下節(jié)度、防御使,除正、至、端午、降誕四節(jié)量事進(jìn)奉,達(dá)情而已。自於州府圓融,不得科斂百姓。”
(3).猶圓通。指文辭周密暢達(dá)。 清 黃宗羲 《與李杲堂陳介眉書》:“ 萬充宗 傳諭:以 高旦中 誌銘中有兩語,欲弟易之,稍就圓融?!?/p>
法性
佛教語。真實(shí)不變、無所不在的體性。各宗所說不一。《大般泥洹經(jīng)·如來性品》:“如來真法性,聞佛為眾生?!?南朝 齊 周颙 《難張長史門論》:“般若所觀,照窮法性?!?清 龔自珍 《法性即佛性》:“宗--今立法性即佛性。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四章:“ 弼 耽好玄理,嘗與 孝靜帝 談佛性、法性?!?/p>
童顏
童顏 (tóngyán) 兒童紅潤的面色,多指年雖老而臉色像幼童一樣潤澤 ruddy complexion 鶴發(fā)童顏王處一名句,行香子 贈(zèng)不語王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空閑的貓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