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見老人童稚,便須當(dāng)、禮樂先施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贈姜王二先生》:
人人須道,次*須知。
始初屏子休妻。
次則離家乞食。
無作無為。
但見老人童稚,便須當(dāng)、禮樂先施。
行大善,但生心舉意,念念慈悲。
挫銳摧強忍,把攀援愛念,莫起些兒。
自是靈臺漸瑩,與道相宜。
山上赤龍汞繞,海中間、黑虎鉛圍。
大丹熟,指蓬瀛,跨朵云歸。
注釋參考
見老
見老 (jiànlǎo) 顯得比過去老相 look older 幾年不見,他是見老了童稚
童稚 (tóngzhì) 兒童 child 童稚般的舉動 稚氣;幼稚 childishness須當(dāng)
應(yīng)當(dāng)?!毒┍就ㄋ仔≌f·西山一窟鬼》:“ 朱小四 你這廝!有人請喚。今日須當(dāng)你這廝出頭!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相公既認 蘭孫 為女,須當(dāng)與他擇壻?!薄栋籽┻z音·馬頭調(diào)·掩繡戶》:“今夜晚上須當(dāng)早成就, 巫山 云雨游?!?/p>
禮樂
禮節(jié)和音樂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(tǒng)治目的?!抖Y記·樂記》:“樂也者,情之不可變者也;禮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。樂統(tǒng)同,禮辨異。禮樂之説,管乎人情矣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樂主和同,則遠近皆合;禮主恭敬,則貴賤有序?!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澳嗣鼧穾熈?xí)合禮樂?!?高誘 注:“禮所以經(jīng)國家,定社稷,利人民;樂所以移風(fēng)易俗,蕩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?!?唐 杜甫 《秋野》詩之三:“禮樂攻吾短,山林引興長。”
先施
(1).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?!?孔穎達 疏:“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,則己當(dāng)先施恩惠於朋友也。”后以“先施”指人先行拜訪或饋贈禮物。 唐 元稹 《酬段丞》詩:“赤心芳苦鬭,紅燭以先施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酬恩》:“老母援溺之情,小弟提攜之義,大恩未報,又辱先施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?烏克齋 原是 安老爺 的學(xué)生,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,早行了個先施的禮。”
(2).即 西施 。《文選·宋玉<神女賦>》“ 西施 掩面,比之無色” 唐 李善 注:“ 先施 、 西施 ,一也。”
馬鈺名句,滿庭芳 贈姜王二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