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偈頌三十首》:
自從達解本心光,陳見解者希相許。
今蒙大士墜名香,妙明寂照揮倫楮。
清風匝地意何窮,自這賢儒誰伴侶。
自傷嗟,憑誰語,若問吾男歸何處。
普庵達本不曾生,水月空花無實據。
不離當處常湛然,覓即知君不可取。
此靈都是祖宗因,因果歷然隨誰聚。
如今依舊復來生,何必自迷求解注。
今古誰曾得久長,唯有法身鎮(zhèn)常住。
不消追拔與看經,三界唯心須了義。
注釋參考
宗因
佛教因明學說中的第一和第二支。借指佛學邏輯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寺塔記上》:“簷外垂青豆,經中發(fā)白蕖,縱辯宗因袞袞,忘言理事如如?!?/p>
因果
因果 (yīnguǒ) 原因和結果,合起來說,指二者關系 cause and effect 因果關系 今生種因,來生結果。指事物的起因和結果,種什么因,結什么果 preordained fate;karma 因果報應歷然
清晰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答法勖問》:“果荃蹏歷然,何疑紛錯?魚兔既獲,群黎以濟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 固 之總述,合在一篇,使其條貫有序,歷然可閲。” 清 黃宗羲 《<明儒學案>序》:“於是為之分源別派,使其宗旨歷然?!?魯迅 《墳·人之歷史》:“上自單幺,近迄人類,會成一統(tǒng),徵信歷然?!?/p>
釋印肅名句,偈頌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