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參《寄懶庵》:
天寒花日短道路花長,白云飛處知吾鄉(xiāng)。
大江之東渭之北,念我故人何可忘。
別來楊柳春依依,只今開到梅花香。
扁舟漫浪歸未得,京塵海里安行藏。
身名未立仰天笑,花頭夜夜鳴干將。
羨師物外無寵辱,庭前花常蒼蒼。
吁嗟念羽飛不到,二千里外空相望。
五云前墜滿室光,報師之意無以將。
篇詩濃墨才淋浪,一聲雁過天南翔。
注釋參考
扁舟
扁舟 (piānzhōu) 小船 small boat;skiff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?!啤?李白《還山留別金門知己》漫浪
放縱而不受世俗拘束?!缎绿茣ぴY傳》:“公之漫其猶聱乎?公守著作:不帶笭箵乎?又漫浪於人間,得非聱齖乎?” 宋 歐陽修 《自敘》詩:“余本漫浪者,茲亦漫為官?!?明 吳承恩 《祭卮先生文》:“ 承恩 , 淮海 之豎儒也,迂疎漫浪,不比數於時人。”
塵海
謂茫茫塵世。 明 袁宗道 《曹元和邀飲靈慧寺同諸公賦》:“驟馬出塵海,入門聞午鐘?!?清 曹寅 《引鏡謝客》詩:“煙波情亦淡,塵海路常紆?!?魯迅 《亥年殘秋偶作》詩:“塵海茫茫沉百感,金風蕭瑟走千官?!?/p>
安行
(1).徐行,緩行。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爾之安行,亦不遑舍?!?馬瑞辰 通釋:“安行對疾行言,即緩行?!薄逗鬂h書·崔駰傳》:“縶余馬以安行,俟性命之所存?!?李賢 注:“安行,不奔馳也。”
(2).謂發(fā)于本愿,從容不迫地實行。語本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 宋 陳亮 《勉強行道大有功》:“彼皆大圣人,安行利行何所不可,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間而若此其切哉!” 明 方孝孺 《贈周履素序》:“古之君子,出環(huán)堵之室,而任天下之重,順運安行,不動氣貌者,所學皆可用而未嘗為無用學也。” 清 鄭燮 《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》:“讀《易》至韋編三絶,不知繙閲過幾千百遍來,微言精義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窮,雖生知安行之圣,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?!?/p>
胡仲參名句,寄懶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