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恨如麻無雨腳,卻愁生耳有禾頭
出自宋代虞儔《再委趙丞陽山送龍禱雨》:
老龍高臥復(fù)何求,韜斂風(fēng)雷自一湫。
不恨如麻無雨腳,卻愁生耳有禾頭。
向來河內(nèi)慚移粟,此去江邊欲具舟。
龍若有靈須早計(jì),霖霪莫待火西流。
注釋參考
如麻
(1).形容雜亂。 南朝 梁 丘遲 《答徐侍中為人贈(zèng)婦》詩:“糟糠且棄置,蓬首亂如麻?!比纾盒膩y如麻。
(2).形容密集、多。 唐 杜甫 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:“牀頭屋漏無乾處,雨腳如麻未斷絶。” 元 陳樵 《山水》詩:“青山如髻樹如麻,茅屋青簾認(rèn)酒家?!薄缎咽篮阊浴に鍩垡萦握僮l》:“玉樹歌殘舞袖斜, 景陽宮 里事如麻?!?/p>
雨腳
雨腳 (yǔjiǎo) 隨云飄行、長垂及地的雨絲 splash of rain on the ground 雨腳如麻?!啤?杜甫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虞儔名句,再委趙丞陽山送龍禱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T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