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骸寄文墨,意氣托神仙
出自唐代盧照鄰《于時春也,慨然有江湖之思,寄贈柳九隴》:
提琴一萬里,負書三十年。
晨攀偃蹇樹,暮宿清泠泉。
翔禽鳴我側(cè),旅獸過我前。
無人且無事,獨酌還獨眠。
遙聞彭澤宰,高弄武城弦。
形骸寄文墨,意氣托神仙。
我有壺中要,題為物外篇。
將以貽好道,道遠莫致旃。
相思勞日夜,相望阻風煙。
坐惜春華晚,徒令客思懸。
水去東南地,氣凝西北天。
關(guān)山悲蜀道,花鳥憶秦川。
天子何時問,公卿本亦憐。
自哀還自樂,歸藪復歸田。
海屋銀為棟,云車電作鞭。
倘遇鸞將鶴,誰論貂與蟬。
萊洲頻度淺,桃實幾成圓。
寄言飛鳧舄,歲晏同聯(lián)翩。
注釋參考
形骸
形骸 (xínghái) 形體(多指人的) the human skeleton or body文墨
文墨 (wénmò) 指寫文章、著述等 writing 家中文墨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粗知文墨。 溫文有禮的樣子 gentle意氣
意氣 (yìqì) 志向與氣概 will and spirit 意氣風發(fā) 意氣揚揚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精神;神色 spirit;expression 意氣自若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 意氣之盛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 志趣 interest 意氣投合 偏激、任性的情緒 personal prejudice 意氣用事托神
1.謂靈魂托胎。 2.寄托神思。盧照鄰名句,于時春也,慨然有江湖之思,寄贈柳九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