瀛臺(tái)居北界,覿面是重城
出自宋代家鉉翁《水調(diào)歌頭(題旅舍壁)》:
瀛臺(tái)居北界,覿面是重城。
老龍蹲踞不動(dòng),潭影凈無塵。
此地高陽勝處,天付仙翁為主,那肯借閑人。
暫掛西堂錫,仍同旦過賓。
六年里,五遷舍,得比鄰。
儒館豆籩於粲,弦誦有遺音。
甚喜黃冠為侶,更得青衿來伴,應(yīng)不嘆飄零。
夜宿東華榻,朝餐泮水芹。
注釋參考
瀛臺(tái)
(1).即 瀛洲 。 唐 李康成 《玉華仙子歌》:“溶溶紫庭步,渺渺 瀛臺(tái) 路?!眳⒁姟?瀛洲 ”。
(2).臺(tái)名。在 北京 清 故宮 西苑 太液池 (即今 中南海 )中,也名 南臺(tái) , 趯臺(tái) 。三面臨水,中有 勤政 涵光 香扆 三殿, 康熙 乾隆 兩朝常作為夏日聽政之所。戊戌變法后, 光緒帝 被 慈禧太后 幽禁于此。
覿面
覿面 (dímiàn) 看見 see 縱讓燭覿面,也不傷他。——《鏡花緣》 見面;當(dāng)面 meet 西門慶與 月娘尚氣,彼此覿面,都不說話?!?明· 笑笑生《jin{1*1}瓶{1*1}梅》重城
有戰(zhàn)略意義的重要城市。 宋 蘇軾 《荊州》詩之一:“欲問興亡意,重城自古堅(jiān)?!?/p>
(1).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內(nèi)城,故稱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郛郭周匝,重城結(jié)隅?!?劉逵 注:“大城中有小城,周十二里。”
(2).泛指城市。 宋 柳永 《采蓮令》詞:“更回首、重城不見,寒江天外,隱隱兩三煙樹?!?清 黃遵憲 《不忍池晚游詩》:“蜃樓海氣隱重城,浩浩風(fēng)停遠(yuǎn)市聲?!?/p>
(3).指宮城、都城。 唐 李白 《鼓吹入朝曲》:“搥鐘速嚴(yán)妝,伐鼓啟重城?!?宋 王禹偁 《李氏園亭記》:“重城之中,雙闕之下,尺地寸土,與金同價(jià),其來舊矣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入朝遇雨》詩:“柳拂重城鎖,花籠復(fù)道迴?!?/p>
(4).指城墻。 唐 于鄴 《揚(yáng)州夢(mèng)記》:“ 牧 供職之外,唯以宴游為事, 揚(yáng)州 ,勝地也。每重城向夕,娼樓之上,常有絳紗燈萬數(shù),輝羅燿列空中?!?宋 王安石 《示元度》詩:“思君攜手安能得,上盡重城更上樓?!?/p>
家鉉翁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題旅舍壁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