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因《越問越茶》:
日鑄山之英氣兮,既發(fā)越於鏌鎁。
地靈洩而不盡兮,復(fù)熏蒸於草芽。
雖名出之最晚兮,為江南之第一。
視紫筍若奴臺(tái)兮,又何論乎石花。
維瑞龍之為品兮,與此山以相亞。
意山脈之通貫兮,仙種同乎一家。
汲西巖之清泉兮,松風(fēng)生乎石眠。
滋芒液於靈襟兮,流瀣集乎齒牙。
歐公錄之歸田兮,蘇仙流諸佳詠。
伯玉註於詩版兮,文正賞其甘華。
至雁塔與花塢兮,固郡志之所載。
若余姚之瀑布兮,尤茶經(jīng)之所夸。
嗟陸羽之不逢兮,宜鑒味之絕少。
世方貴夫建茗兮,孰有知夫越茶。
客曰世非不知兮,顧茗禁之已苛。
亦幸其不盡知兮,姑舍是而言他。
注釋參考
建茗
即建茶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上:“逸人 王休 居 太白山 下,日與僧道異人往還,每至冬時(shí),取溪冰敲其精瑩者煮建茗,共賓客飲之?!?/p>
有知
有知覺;有知識(shí)?!抖Y記·三年問》:“凡生天地之間者,有血?dú)庵畬?,必有知?!?南朝 梁 范縝 《神滅論》:“人之質(zhì)所以異木質(zhì)者,以其有知耳。” 唐 韓愈 《復(fù)志賦》:“昔余之既有知兮,誠坎軻而艱難?!?/p>
孫因名句,越問越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