鶯花昨夢總飄零,一笏姜山似舊青
出自清代 端木國瑚《姜山秦淮海監(jiān)酒稅處(鶯花昨夢總飄零)》:
出自清朝端木國瑚的《姜山秦淮海監(jiān)酒稅處(鶯花昨夢總飄零)》
原文:
鶯花昨夢總飄零,一笏姜山似舊青。
木石流傳余氣韻,詩篇寄托有精靈。
小塍荒草埋吟屐,隔代蒼苔出酒瓶。
太息藤州人去后,難將風月問園叮。
注釋參考
鶯花
亦作“鸎花”。1.鶯啼花開。泛指春日景色。 唐 杜甫 《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義寺》詩:“鶯花隨世界,樓閣倚山巔?!?宋 楊萬里 《丙申歲朝》詩:“仙家風土閒中是,歲后鸎花報早無?!?清 孫枝蔚 《寒食對酒有懷兄弟》詩:“兄弟多年別,鶯花故國思。”
(2).借喻妓女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誰著你戀鶯花,輕性命,喪風塵?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行路難》詩之十七:“名都鶯花發(fā)皓齒,知君眷眷嬋娟子。” 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續(xù)編》卷二:“ 維揚 本鶯花藪澤,自昔 新城 司李,狎主詞盟,紅橋冶春,香艷如昨?!?/p>
飄零
飄零 (piāolíng) (花葉等)凋謝脫落;飄落 faded and fallen 黃葉飄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一笏
(1).笏為古代朝會時所執(zhí)的手板,長方形。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狹長者。 元 迺賢 《深竹堂》詩:“一笏清涼地,森森萬玉齊?!?/p>
(2).古稱銀五十兩為一笏,相當于一錠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幽怪傳疑》:“出銀一笏,曰:‘以此相酬?!杂櫠?。”《古今小說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》:“二人復訪 大慈庵 ,賜尼師金一笏?!?/p>
端木國瑚名句,姜山秦淮海監(jiān)酒稅處(鶯花昨夢總飄零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