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新津退思堂》:
三江古劇邑,入籍生齒夥。
詞源百端起,區(qū)處不可惰。
子醇為之宰,幽隱照必破。
斷事精且密,有若麥歷磨。
尚懼忽一失,退即此堂坐。
戾者思改易,無使下罹禍。
如此凡二載,不識有纖過。
賢哉令之師,敢以此為賀。
注釋參考
改易
改動;變更?!稘h書·地理志上》:“先王之跡既遠(yuǎn),地名又?jǐn)?shù)改易?!?宋 蘇軾 《永興軍秋試舉人策問》:“ 漢 之與 秦 , 唐 之與 隋 ,其治亂安危,至相遠(yuǎn)也,然而卒無所改易,又況於積安久治,其道固不事變也?!?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但近來風(fēng)俗人情,積習(xí)生弊,有頽靡不振之漸,有積重難反之幾。若不稍加改易,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,一天下之心志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靖華》:“例如有一本便改易先后,稱為‘不平常的故事?!?/p>
使下
仆從。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續(xù)集·唐憲銜使頭使下》:“今世俗之語,以僕從為使下?!?/p>
罹禍
罹禍 (líhuò) 遭受災(zāi)禍 be implicated in a political crime;fall victim to a disaster文同名句,新津退思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