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檠今幸限,文社得同修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》:
短檠今幸限,文社得同修。
何處撩鄉(xiāng)思,催君發(fā)棹謳。
路徑行雨峽,簽數(shù)報程郵。
客路看如許,交情可耐不。
殷勤江上水,長為送離憂。
注釋參考
短檠
矮燈架。借指小燈。 唐 韓愈 《短燈檠歌》:“一朝富貴還自恣,長檠燄高照珠翠;吁嗟世事無不然,墻角君看短檠棄?!?宋 楊萬里 《跋蜀人魏致堯撫乾wan{1|1}言{1~1}書》詩:“雨里短檠頭似雪,客間長鋏食無魚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這噪花枝靈鵲兒,垂簾幙喜蛛兒,正應著短檠上夜來燈爆時?!?清 納蘭性德 《秋水·聽雨》詞:“依舊亂蛩聲里,短檠明滅,怎教人睡?!?/p>
文社
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結(jié)成的團體。以切磋文章為主。有的也議政,如 明 末的“復社”。 清 黃宗羲 《萬悔庵先生墓志銘》:“詩壇文社, 三吳 與 浙 河東相閉隔,而 三吳 諸老先生皆欲得此兩人為重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一:“文社之盛,自海金社始。” 魯迅 《二心集·上海文藝之一瞥》:“他們又幫申報館印行些 明 清 的小品書出售,自己也立文社?!?/p>
項安世名句,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化妝改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