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深《送沈彥楚》:
清才不數(shù)見,世固未易識(shí)。
如玉在荊山,落落混于石。
沈君義與彥,恨我未良觀。
陸子不妄交,稱許斯為得。
況有半里孫,延之致經(jīng)席。
比聆道吳聞,捧檄建德國。
高歌誦唐虞,諸子有矜式。
巖灘浩煙霞,山水澄鮮碧。
暇日一登臨,清賞慰愁寂。
注釋參考
清才
(1).卓越的才能。 唐 劉禹錫 《裴相公大學(xué)士見示因命追作》詩:“不與王侯與詞客,知輕富貴重清才?!?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閨詠》:“只有東鄰 魚 家 惠蘭 義妹,清才掇露,藻思霞蒸,每有所作,不在奴家之下。” 歐陽予倩 《孔雀東南飛》第四場:“你敦厚溫柔多文采,詩書織錦顯清才?!?/p>
(2).品行高潔的人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太傅府有三才: 劉慶孫 長才, 潘陽仲 大才, 裴景聲 清才。”
不數(shù)
數(shù)不清;無數(shù)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思賢》:“近古以來,亡代有三,穢國不數(shù)?!?汪繼培 箋:“穢,當(dāng)作滅?!?彭鐸 校正:“不數(shù),即無數(shù)。” 宋 曾鞏 《<王平甫文集>序》:“各於其盛時(shí),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,率常不過三數(shù)人,其世之不數(shù),其人之難得如此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八八回:“ 揚(yáng)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,餛飩捆起,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,鐵棍皮鞭,諸刑咸備……打了個(gè)不數(shù)?!?/p>
不亞于。 明 汪道昆 《高唐夢》:“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,絶代無雙,不數(shù) 莊生 陳説。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畫船紀(jì)艷》:“噫嘻! 錢塘江 上畫船風(fēng)景,誠不數(shù) 珠海 燈痕、 秦淮 月色也?!?/p>
未易
不易;難于。 漢 司馬遷 《報(bào)任安書》:“僕又佴之蠶室,重為天下觀笑,悲夫悲夫!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!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夫街談巷説,必有可采,擊轅之歌,有應(yīng)風(fēng)雅,匹夫之思,未易輕棄也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韓昌黎詩》:“今觀諸聯(lián)句詩,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(lián)句,必字字爭勝,不肯稍讓……要之二人工力悉敵,實(shí)未易優(yōu)劣。”
陳深名句,送沈彥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