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暉東田游,明遠東城歷
出自宋代高斯得《端午日觴客東湖遇雨移飲壽臺樓分韻得壁字》:
玄暉東田游,明遠東城歷。
深心慕塵軌,湖舷擬觴客。
零雨或尼之,輟策駢茲席。
霽虹帶高岑,傾羲被回陌。
良知共遐睎,數(shù)陪竹林七。
境恬微尚愜,賞勝幽懷適。
懷沙事千載,舊恨猶能辟。
延首瞻樓顏,新愁渺難釋。
天問愧非才,且可浮大白。
徙倚驚漏窮,晨宵掛東壁。
注釋參考
玄暉
(1).指太陽?!段倪x·陸云<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>》:“玄暉峻朗,翠云崇靄?!?呂延濟 注:“玄,天;暉,日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八:“良德映玄暉,頴拔粲華蔚?!?/p>
(2).月光。 唐 喻鳧 《送賈島往金州謁姚員外》詩:“幾夕江樓月,玄暉伴靜吟。”
(3). 南朝 齊 謝朓 ,字 玄暉 ,善為詩,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。 唐 清江 《月夜有懷黃端公兼簡朱孫二判官》詩:“屢向曲池陪 逸少 ,幾回戎幕接 玄暉 ?!?唐 司空曙 《早夏寄元校書》詩:“蓬蓽永無車馬到,更當(dāng)齋夜憶 玄暉 ?!?/p>
東田
(1). 秦 漢 對 陜 東六國田畝的總稱。別于 商鞅 變法后的 秦 田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,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。古者百畝,當(dāng)今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<王制>東田名制解義》:“謂之‘今東田’者, 漢文帝 時, 洛 濱以東, 河 北 燕 趙 及南方舊井地。 武帝 以后即無之?!妒酚洝で乇炯o》云:‘ 商鞅 開阡陌,東地渡 洛 ?!浴_阡陌’者,改井田以二百四十步為畝;言‘東地渡 洛 ’,則盡 秦 地井田皆改,而六國仍以步百為畝;故謂之東田,對 秦 田言之也?!?/p>
(2). 南朝 齊 文惠太子 所建樓館名。《南史·齊紀下·廢帝郁林王紀》:“先是, 文惠太子 立樓館於 鐘山 下,號曰‘東田’,太子屢游幸之?!薄赌淆R書·文惠太子傳》:“后上幸 豫章王 宅,還過太子 東田 ,見其彌亙?nèi)A遠,壯麗極目,於是大怒。”
(3).泛指農(nóng)田。 唐 儲光羲 《同王十三維偶然作》詩之九:“我念天時好,東田有稼穡。” 明 皇甫汸 《奉答子安兄》詩:“暫就北山招,轉(zhuǎn)愜東田稅?!?/p>
明遠
(1).透徹而深刻。《晉書·賈充傳》:“雅量弘高,達見明遠,武有折衝之威,文懷經(jīng)國之慮,信結(jié)人心,名震域外?!?/p>
(2).清朗而曠遠。 晉 殷仲文 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詩:“景氣多明遠,風(fēng)物自凄緊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三》:“ 黃鵠山 東北對 夏口城 , 魏 黃初 二年 孫權(quán) 所筑也。依山傍 江 ,開勢明遠,憑墉藉阻,高觀枕流?!?/p>
高斯得名句,端午日觴客東湖遇雨移飲壽臺樓分韻得壁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