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簀汝所知,垂死勿惰偷
出自宋代陸游《老學(xué)庵自規(guī)》:
堯德被四表,其本在身修。
江河水稽天,發(fā)源乃涓流。
人忍於搏虱,習(xí)熟且解牛。
象箸與玉杯,漆器實其由。
斯須失兢畏,惡名溢九州。
始乎為善士,終可蹈軻丘。
孰置汝太山?孰擠汝污溝?降福孰汝私?得禍孰汝讎?圣狂在一念,禍福皆自求。
易簀汝所知,垂死勿惰偷。
注釋參考
易簀
易簀 (yìzé) 更換床席,指人將死 change bed 易簀之際(臨終的時候)所知
所知 (suǒzhī) 已掌握的知識 knowledge 所知不多 指相識的人 acquaintance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幾個人垂死
垂死 (chuísǐ) 臨近死亡 moribund;dying 在垂死痛苦的尖叫聲中倒下惰偷
亦作“ 惰媮 ”。懈怠茍且,懶惰。 宋 蘇軾 《謝館職啟》:“遇寵知懼,庶不至於惰媮。” 宋 陸游 《道宮謝雨疏》:“由官吏之惰偷,致政刑之疵癘?!薄睹魇贰ぴ颇贤了緜饕弧ぴ颇稀罚骸榜Z至 神宗 之世,朝廷惰媮,封疆敗壞日甚一日?!?清 顧炎武 《與戴耘野書》:“百家之説,粗有闚于古人;一卷之文,思有裨于后代,此則區(qū)區(qū)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?!?/p>
陸游名句,老學(xué)庵自規(gu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