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權(quán)德輿《書紳詩》:
和靜有真質(zhì),斯人稱最靈。
感物惑天性,觸里紛多名。
禍機(jī)生隱微,智者鑒未形。
敗禮因近習(xí),哲人自居貞。
當(dāng)令念慮端,鄙嫚不能萌。
茍非不逾矩,焉得遂性情。
謹(jǐn)之在事初,動用各有程。
千里起步武,彗云自纖莖。
心源一流放,駭浪奔長鯨。
淵木茍端深,枝流則貞清。
和理通性術(shù),悠久方昭明。
先師留中庸,可以導(dǎo)此生。
注釋參考
物惑
外物的誘惑。 宋 梅堯臣 《和永叔內(nèi)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》:“我雖老矣無物惑,欲去東家看舞姝。”
天性
(1) [innate quality;nature]∶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質(zhì)或性情
(2) [fate;God's will]∶天命
詳細(xì)解釋(1).猶天命,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(yùn)?!稌の鞑琛罚骸安挥萏煨浴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而王不度知天命所在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所秉自天性,貧富豈相譏。” 唐 杜甫 《清明》詩之一:“鐘鼎山林各天性,濁醪粗飯任吾年?!?/p>
(2).先天具有的品質(zhì)或性情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形色,天性也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 始皇 為人,天性剛戾自用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 燕青 道:‘小人天性不能飲酒。’” 丁玲 《莎菲女士的日記·十二月二十九日》:“在一個老實(shí)人面前,我是已盡自己的殘酷天性去磨折了他?!?/p>
權(quán)德輿名句,書紳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