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林景熙《和王德游夜感》:
小池荷凈雨初晴,世念消磨未到僧。
衣帶長江空北固,觚棱舊月隔西興。
一春空負(fù)花前酒,獨夜相知竹下燈。
自笑老來甘鹢退,少年云路健追鵬。
注釋參考
衣帶
(1).束衣的帶子?!豆旁娛攀住ば行兄匦行小罚骸跋嗳ト找堰h(yuǎn),衣帶日已緩?!薄赌鲜贰ず尉慈輦鳌罚骸?武帝 雖衣浣衣,而左右衣必須潔。嘗有侍臣衣帶卷摺,帝怒曰:‘卿衣帶如繩,欲何所縛?’” 宋 柳永 《鳳棲梧》詞: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?!?沉從文 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·戰(zhàn)國佩玉彩琉璃珠和帶鉤》:“依照當(dāng)時審美觀點或個人愛好,把這些材料、顏色、形狀不同的珠子,搭配作成無一定形式的珠串,系在衣帶間,更加顯得美麗無比?!?/p>
(2).衣與帶。亦代稱衣著,裝束。《管子·弟子職》:“夙興夜寐,衣帶必飾。”
(3).見“ 衣帶水 ”。
長江
長江 (Cháng Jiāng) 中國第一大河,長6300公里,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,是世界第三大河。長江發(fā)源于青海唐古拉山,流經(jīng)青海、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蘇、上海11個省市,流入東海 Changjiang River;Yangtze River北固
山名。固,也寫作“顧”。在今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東北。有南、中、北三峰。北峰三面臨江,形勢險要,故稱“北固”。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,謂可為 京口 壯觀,改曰“北顧”。參閱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 荀中郎 在 京口 ,登 北 固 望海云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南徐州記》、《南史·臨川靜忠王宏傳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偕曹克明登北固樓》詩:“ 江南 三月萬花柳, 北固山 頭一回首,東風(fēng)吹緑 揚子江 ,灧灧紅波瀉春酒?!?/p>
觚棱
亦作“ 觚棱 ”。1.宮闕上轉(zhuǎn)角處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。亦借指宮闕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設(shè)璧門之鳳闕,上觚稜而棲金爵。” 呂向 注:“觚稜,闕角也?!薄逗鬂h書·班固傳上》作“柧棱”。 宋 王觀國 《學(xué)林·觚角》:“所謂觚稜者,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,故謂之觚稜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天地三·天目山》:“ 西周 浸冷觚稜月,未必遷 岐 説果非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三百:“北望觚稜南望雁,七行狂草達京華。” 郁達夫 《偶成》詩:“不羨神仙況一官,觚棱那復(fù)夢 長安 。”參見“ 柧棱 ”。
(2).借指京城。 宋 秦觀 《赴杭倅至汴上作》詩:“俯仰觚棱十載間,扁舟江海得身閑?!?康有為 《出都留別諸公》詩:“無端又作觚棱夢,醒視扁舟落五湖?!?/p>
(3).借指故國。 梁啟超 《游箱gen{1-1}浴溫泉作》詩:“忽起觚棱思,鄉(xiāng)心到 玉關(guān) ?!?/p>
(4).棱角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時河冰方結(jié),觚稜如鋒刃?!?/p>
(5).比喻言行方正剛烈。 清 方文 《喜左又錞見訪即送其歸里》詩之一:“時危明且晦,未可太觚稜?!?/p>
見“ 觚稜 ”。
西興
渡口名。在 浙江省 蕭山市 西北。本名 固陵 ,相傳 春秋 時 越 范蠡 于此筑城。 六朝 時為 西陵戍 , 五代 吳越 改名“西興”。 宋 蘇軾 《望海樓晚景》詩之三:“江上秋風(fēng)晚來急,為傳鐘鼓到 西興 。”
林景熙名句,和王德游夜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