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棄糟粕,見之口流涎;沿習(xí)甘剽盜,妄造叢罪愆
出自清代黃遵憲《雜感·大塊鑿混沌》:
大塊鑿混沌,渾渾旋大圜;隸首不能算,知有幾萬年。
羲軒造書契,今始?xì)q五千;以我視后人,若居三代先。
俗儒好尊古,日日故紙研;六經(jīng)字所無,不敢入詩篇。
古人棄糟粕,見之口流涎;沿習(xí)甘剽盜,妄造叢罪愆。
黃土同摶人,今古何愚賢;即今忽已古,斷自何代前?明窗敞流離,高爐蒸香煙;左陳端溪硯,右列薛濤箋;我手寫我口,古豈能拘牽!即今流俗語,我若登簡編;五千年后人,驚為古斕斑。
注釋參考
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(dāng)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糟粕
糟粕 (zāopò) 造酒剩下的渣滓。比喻廢棄無用的事物 dross 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流涎
流涎 (liúxián) 又名流涎不收。多為脾熱或脾胃虛寒,升降失常,不能收攝所致 slobber;slaver沿習(xí)
(1).因襲。 清 黃遵憲 《雜感》詩:“古人棄糟粕,見之口流涎;沿習(xí)甘剽盜,妄造叢罪愆?!?郭沫若 《蒲劍集·屈原考》:“這種風(fēng)俗,沿習(xí)至今,未嘗中輟?!?/p>
(2).向來因循的習(xí)慣。 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上:“士大夫家祭多不同,蓋五方風(fēng)俗沿習(xí),與其家法所從來各異,不能盡出於禮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后儒之所謂著察者,亦是狃於聞見之狹,蔽於沿習(xí)之非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一·葛端肅公家訓(xùn)》:“予謂既非沿習(xí),又無素考,一旦改度,理不可從。”
剽盜
(1).劫掠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憂民》:“兵旱相承,民填溝壑,剽盜攻擊者興繼而起?!?/p>
(2).強(qiáng)悍的盜賊。 宋 王安石 《感事》詩:“雖無剽盜起,萬一且不久?!?/p>
(3).抄襲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搜春摘花卉,沿襲傷剽盜?!?宋 歐陽修 《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》:“今貢舉之失者,患在有司取人……但能誦詩賦,節(jié)抄《六帖》、《初學(xué)記》之類者,便可剽盜偶儷,以應(yīng)試格?!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三場》:“蓋其節(jié)抄剽盜之人,皆以先策論去之矣?!?清 黃遵憲 《雜感》詩:“古人棄糟粕,見之口流涎,沿習(xí)甘剽盜,妄造叢罪愆?!?/p>
罪愆
罪過;過失。 唐 顧況 《歸陽肖寺》詩:“盡力答明主,猶自招罪愆?!薄度龂萘x》第九一回:“ 孔明 曰:‘此乃我之罪愆也。’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錫祺》:“他前生既無孽障,今生也沒有罪愆。” 郭沫若 《落葉》:“他只覺得自己的罪孽深重,只想一心一意預(yù)備著消滅罪愆,完全泯沒了自己的要求?!?/p>
黃遵憲名句,雜感·大塊鑿混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