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如布谷本無語,身似虛空何所還
出自宋代張嵲《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》:
口如布谷本無語,身似虛空何所還。
觀音巖迥出云雨,好住幽窗望小山。
注釋參考
布谷
布谷 (bùgǔ) 杜鵑(鳥名) cuckoo無語
(1).沒有話語;沒有說話。 唐 任翻 《惜花》詩:“無語與花別,細看枝上紅。” 宋 蘇軾 《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》詩:“ 孫登 無語空歸去,半嶺松聲萬壑傳?!?/p>
(2).形容寂靜無聲。 唐 崔涯 《黃蜀葵》詩:“獨立悄無語,清愁人詎知?” 金 元好問 《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》詩:“huang{1~1}菊有情留小飲,青燈無語伴微吟?!?/p>
虛空
虛空 (xūkōng) 心中無著落 hollow何所
何處?!妒酚洝ば⑽浔炯o》:“人皆以為不治產(chǎn)業(yè)而饒給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處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聽我語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
張嵲名句,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小福家最新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