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之純《天闕山》:
不知象魏欲何為,布政頒條總在茲。
凡在往來須仰視,庶幾眾庶可周知。
后來江左當(dāng)新造,好向城隅踵舊規(guī)。
卻指牛頭作天闕,此言多少被人嗤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象魏
(1).古代天子、諸侯宮門外的一對(duì)高建筑,亦叫“闕”或“觀”,為懸示教令的地方?!吨芏Y·天官·太宰》:“正月之吉,始和,布治于邦國(guó)都鄙,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,使萬民觀治象,挾日而斂之。” 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象魏,闕也?!?賈公彥 疏:“ 鄭司農(nóng) 云:‘象魏,闕也’者, 周公 謂之象魏,雉門之外,兩觀闕高魏魏然, 孔子 謂之觀。” 唐 楊炯 《少室少姨廟碑》:“太微營(yíng)室,明堂布政之宮;白獸蒼龍,象魏懸書之法?!?清 錢謙益 《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陸化熙授承德郎》:“參報(bào)待以削草,象魏用為縣書?!?/p>
(2).借指宮室,朝廷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云觀變?yōu)楹弥?,象魏化為虎豹之蹊?!薄赌淆R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:“入兵萬乘之國(guó),頓戟象魏之下?!?宋 蘇軾 《上太皇太后賀正表》:“臣職守江湖,心馳象魏。天威咫尺,想聞清蹕之音?!?清 顧炎武 《雒陽》詩(shī):“象魏云常紫, 龍池 水自清?!?/p>
何為
為什么,何故?!秶?guó)語·魯語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敗,何為還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江河百谷,從何處生?東流到海,何為不溢?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兒罪當(dāng)笞,逐兒何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壯悔堂記》:“余向?yàn)樘?,讀書其中,名之曰‘雜庸’?;蛟唬骸?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,身自滌器,與庸保雜作。子何為其然?’”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詢問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﹝ 劉稷 ﹞聞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圖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為者邪?’” 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(zèng)張仆射》詩(shī):“新秋朝涼未見日,公早結(jié)束來何為?” 明 馮夢(mèng)龍 《智囊補(bǔ)·上智·子產(chǎn)》:“ 子產(chǎn)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孫 何為?’ 子產(chǎn) 曰:‘説也?!?/p>
(2).是什么?!逗鬂h書·何進(jìn)傳》:“大將軍稱疾不臨喪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詩(shī):“平生生計(jì)何為者?三逕蒼苔十畝田?!?/p>
布政
(1).施政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啊对?shī)》曰:‘布政優(yōu)優(yōu),百祿是遒?!訉?shí)不優(yōu)而棄百祿,諸侯何害焉!”《史記·孝文本紀(jì)》:“人主不德,布政不均?!?三國(guó) 魏 鍾會(huì) 《檄蜀文》:“布政垂惠而萬邦協(xié)和?!?/p>
(2).布政使的省稱。《醒世恒言·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那 朱四府 乃 山東 人氏,父親 朱布政 與 邵爺 卻是同年?!眳⒁姟?布政使 ”。
頒條
發(fā)布律條。 唐 崔善為 《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(xiāng)館》詩(shī):“頒條忝貴郡,懸榻久相望?!薄缎绿茣⑹垈鳌罚骸傲锌ぴ诤躅C條,而干禁或未絶;百工在乎按度,而滛巧或未息?!?宋 王禹偁 《贈(zèng)毌中舍》詩(shī):“ 嶺 表 榆 關(guān)路嶮巘,頒條持節(jié)兩無辭。”
馬之純名句,天闕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