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蓮詩社方求友,喜得支公與共歸
出自宋代蘇頌《和刁節(jié)推郊居寄說晤二詩僧》:
倦賦從軍詠式微,山齋重此理松扉。
春來園圃朱櫻遍,霜后盤飧綠芋肥。
瓶錫時(shí)邀高士駕,臺緇多學(xué)野人衣。
白蓮詩社方求友,喜得支公與共歸。
注釋參考
白蓮
(1).白色的蓮花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微之書》:“紅榴白蓮,羅生池砌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禨祥·白鹿》:“ 嘉靖 十二年, 河南 巡撫 吳山 獻(xiàn)白鹿,為大臣諂媚之始……此后則 萬歷 甲戌,白蓮、白燕見於翰林院, 江陵 張居正 大喜,進(jìn)之?!?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(shí)紀(jì)勝·六月·時(shí)品》:“河藕亦種二:御河者為果藕,外河者多菜藕。總以白蓮為上,不但果菜皆宜,曬粉尤為佳品也?!?/p>
(2).指白色的蓮花燈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雜記》:“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,夜?jié)摷o(jì)長句於都堂西隅曰:‘……白蓮千朵照廊明,一片昇平雅頌聲?!?/p>
社方
古謂祭祀后土神和四方。語出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:“以我齊明,與我犠羊,以社以方。” 鄭玄 箋:“秋祭社與四方,為五穀成熟報(bào)其功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社,祭土神……祭四方,謂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?!?/p>
求友
(1).尋求朋友。語本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”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詩》之三:“鳴鳥求友,《谷風(fēng)》刺愆?!?清 魏源 《村居雜興·呈筠谷從兄》詩:“適聞求友聲,嚶嚶方出谷?!?/p>
(2).指訪友。 唐 高適 《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》詩:“上卿才大名不朽,早朝至尊暮求友?!?/p>
喜得
猶幸虧,幸喜?!豆沤裥≌f·沉小霞相會(huì)出師表》:“喜得堂上官是個(gè)有主意的人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跋驳孟葟?褚大娘子 口里得了那 鄧九公 的性情,因此順著他的性情,一見面便合他歡飲雄談?!?/p>
支公
(1).即 晉 高僧 支遁 。字 道林 ,時(shí)人也稱為“林公”。 河內(nèi) 林慮 人,一說 陳留 人。精研《莊子》與《維摩經(jīng)》,擅清談。當(dāng)時(shí)名流 謝安 、 王羲之 等均與為友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支道林 常養(yǎng)數(shù)匹馬。” 余嘉錫 箋疏:“《建康實(shí)録》八引《許玄度集》曰:‘ 遁 字 道林 ,常隱 剡東山 ,不游人事,好養(yǎng)鷹馬,而不乘放,人或譏之, 遁 曰:“貧道愛其神駿?!薄?明 高啟 《南峰寺》詩:“懸燈照靜室,一禮 支公 影?!?/p>
(2).泛稱高僧。 唐 李白 《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》詩:“卓絶道門秀,談玄乃 支公 。” 宋 蘇軾 《書辨才白雪堂壁》詩:“不辭清曉叩松扉,卻值 支公 久不歸。”
與共
與共 (yǔgòng) 無論發(fā)生什么事都不分開 share with sb. 榮辱與共蘇頌名句,和刁節(jié)推郊居寄說晤二詩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我的小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