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罷未脫,瘡痍鞍馬,不嫌驅役
出自元代魏初《石州慢 留別雷御史》:
才得相從,還有此行,難合交錯。
公余頗喜新涼,杖履頻承談益。
白衣蒼狗,不如付與無心,到頭誰是真功業(yè)。
天地盡知音,足清風明月。
應惜。
枯罷未脫,瘡痍鞍馬,不嫌驅役。
筆底清霜,隱隱已沾鬢發(fā)。
秋風萬里,飄飄老鶻搏空,鷦鷯尺晏甘沉沒。
開歲待君來,滿江南春色。
注釋參考
瘡痍
瘡痍 (chuāngyí) 創(chuàng)傷,也比喻遭受災禍后凋敝的景象 desolation after destruction or a disaster 乾坤含瘡痍,憂虞何時畢?——杜甫《北征》鞍馬
鞍馬 (ānmǎ) 泛指馬和馬具 horse and harness 愿為市鞍馬,從此替爺征?!赌咎m詩》 指人騎的馬 horse 而操舍鞍馬,仗舟楫,與 吳越爭衡。——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 騎馬的人 horseman 門前冷落鞍馬稀?!拙右住杜眯小? 一種體育器材,形狀略像馬,背部有兩個半圓環(huán),可以調(diào)整高度,用來做體操 side horse;saddle and horse驅役
驅役:亦作“駈役”。 1.驅使;役使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對作》:“《六略》之書,萬三千篇,增善消惡,割截橫拓,驅役游慢,期便道善,歸正道焉。” 宋 蘇洵 《田制》:“富民之家,地大業(yè)廣,阡陌連接,募召浮客,分耕其中,鞭笞驅役,視以奴僕,安坐四顧,指麾於其間?!?梁啟超 《廣詩中八賢歌》:“驅役教典庖丁刀,何況 歐 學皮與毛?!?/p>
(2).為內(nèi)廷服役供驅使的人?!逗鬂h書·皇后紀下·桓帝鄧皇后》:“帝多內(nèi)幸,博采宮女至五六千人,及駈役從使,復兼倍於此?!薄顿Y治通鑒·漢桓帝延熹八年》引此文作“驅役”。 胡三省 注:“驅役者,嬖倖挾勢,驅掠良人,以供掖庭私役者也?!?/p>
(3).為官事奔走辛勞。 晉 潘岳 《在懷縣作》詩之一:“驅役宰兩邑,政績竟無施?!?/p>
敺役:役使。引申為運用。 明 李東陽 《安平鎮(zhèn)減水石壩記》:“利與害相值,必較多寡以為重輕,若敺役土石,當水之怒,費多而利寡,此古人所深戒?!?/p>
魏初名句,石州慢 留別雷御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