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九成《見柿樹有感》:
茲山余初來,掩冉柿葉青。
相去未三月,柿花亦已零。
乃茲尋去路,累累滿空庭。
人生豈無情,眷眷不忍行。
嚴(yán)霜八九月,百草不復(fù)榮。
唯君粲丹實(shí),獨(dú)掛秋空明。
寄語看園翁,勿使墮秋風(fēng)。
愿比櫻桃春,置之大明宮。
注釋參考
丹實(shí)
(1).紅色的果實(shí)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步虛詞》:“絳樹結(jié)丹實(shí),紫霞流碧津。” 宋 蘇轍 《奉同子瞻荔支嘆一首》:“青枝丹實(shí)須十株,丁寧附書老農(nóng)圃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果二·安石榴》:“榴者瘤也,丹實(shí)垂垂如贅瘤也?!?/p>
(2).赤誠(chéng)的心?!端螘ば煺恐畟鳌罚骸俺济繎之惵?,皆略而不答,惟心無邪悖,故不稍以自嫌。慺慺丹實(shí),具如此啟?!?/p>
空明
(1).空曠澄澈。 唐 韓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航 北湖 之空明,覷鱗介之驚透?!?宋 蘇軾 《記承天寺夜游》:“庭下如積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橫,蓋竹柏影也?!?/p>
(2).特指月光下的清波。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桂棹兮蘭槳,擊空明兮泝流光?!?/p>
(3).指空曠澄凈的天空。 宋 蘇軾 《海市》詩:“東方云??諒?fù)空,羣仙出沒空明中?!?/p>
(4).指洞澈而靈明的心性。 宋 蘇轍 《讀舊詩》詩:“老人不用多言語,一點(diǎn)空明萬法師?!?/p>
(5).形容心性洞澈而靈明。 清 鄭燮 《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》:“誠(chéng)知書中有書,書外有書,則心空明而理圓湛,豈復(fù)為古人所束縛,而略無張主乎!” 謝覺哉 《不惑集·再談“想”》:“旦則是心里空明,不雜成見,不自以為是?!?/p>
張九成名句,見柿樹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