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聲雖競發(fā),寒影不相高
出自宋代釋重顯《永豐莊新植徑松忽二本鄰偃抒辭紀之》:
雙偃松何似,螺文結(jié)數(shù)遭。
清聲雖競發(fā),寒影不相高。
對客圓分蓋,孤禪翠滴袍。
若教圖畫得,爭奈有蕭搔。
注釋參考
清聲
(1).清亮的聲音。 漢 揚雄 《太玄賦》:“聽 su{1*1}女 之清聲,觀 宓妃 之妙曲?!?宋 梅堯臣 《秋日詠蟬》:“薄蛻聊依葉,清聲已出林。” 明 梁辰魚 《啄木兒·題閨中女郎》套曲:“聽清聲如柳外雛鶯?!?/p>
(2).清美的聲譽。 漢 蔡邕 《陳太丘碑文》:“奉禮終沒,休矣清聲?!?唐 元稹 《遣病》詩:“ 李三 三十九,登朝有清聲。” 明 楊慎 《貞靖李君阡贊》:“紹兩 馮 之清聲,戞二 陶 之玄韻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予讀是文,覺 彭公 之直節(jié)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之慨,而 山公 之風(fēng)趣亦藉可想見矣?!?/p>
(3).謂疾促之聲。《資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六年》:“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,得黃鐘正聲,半之為清聲,倍之為緩聲,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?!?/p>
競發(fā)
(1).爭先出發(fā)?!读簳ろf叡傳》:“值 淮水 暴長, 叡 即遣之,鬭艦競發(fā),皆臨敵壘,以小船載草,灌之以膏,從而焚其橋。”《南史·裴邃傳》:“ 承業(yè) 等悉眾追之,四甄(兵陣)競發(fā), 魏 眾大敗,斬首萬餘級。” 羅廣斌 楊益言 《紅巖》第二十章:“千帆競發(fā),萬舟爭渡,紅旗招展,迎風(fēng)向前。”
(2).爭先開放。 唐 朱灣 《秋夜宴王郎中宅賦得霜中菊》:“眾芳春競發(fā),寒菊露偏滋?!?/p>
寒影
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物影。 唐 蘇味道 《詠霜》詩:“帶日浮寒影,乘風(fēng)進晚威?!?宋 余靖 《西山》詩:“魚戲竹溪寒影碎,路穿松塢翠陰斜。” 元 程鉅夫 《送尹生歸江西》詩:“野岸曉光千棹急,平湖寒影數(shù)峯欹?!?清 張鑒 《夕陽》詩:“記得紅衫高骨馬, 九嵕 寒影繞 潼關(guān) ?!?/p>
釋重顯名句,永豐莊新植徑松忽二本鄰偃抒辭紀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