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去幾遲留,忽焉還歲月
出自宋代魏野《別同州陳太保》:
至道不在言,至言不在舌。
在琴復(fù)在時(shí),諒誰君子別。
侯門戟森森,中有野人謁。
非趨勢利場,慕彼仁義轍。
此去幾遲留,忽焉還歲月。
孤心傷欲摧,凍足澀如折。
離聲無歌鐘,行色有霜雪。
去矣當(dāng)復(fù)來,琴弦未欲絕。
注釋參考
遲留
停留;逗留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狀留》:“賢儒遲留,皆有狀故。” 唐 韓愈 《別知賦》:“倚郭郛而掩涕,空盡日以遲留?!?宋 沉遘 《過冀州聞介甫送虜使當(dāng)相遇繼得移文又以詩見寄次韻和答》:“聞報(bào)故人當(dāng)遅留,便臨近舘為邂逅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念秧》:“僕終疑其偽,陰與主人謀,遲留不進(jìn),相失,遂杳。”
忽焉
快速貌?!蹲髠鳌でf公十一年》:“ 禹 湯 罪己,其興也悖焉; 桀 紂 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”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歲月不居,時(shí)節(jié)如流,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?!?宋 梅堯臣 《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》詩:“ 仲氏 又發(fā)霍,洞下忽焉甚?!?清 陳維崧 《繞佛閣·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隱禪院用<片玉詞>韻》詞:“更沾茗粥,塵巾忽焉岸。”
歲月
歲月 (suìyuè) 年月日子;時(shí)間 years 歲月如流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,而少時(shí)之歲月為可惜也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魏野名句,別同州陳太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萌妹殺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