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燮《他山之石》:
他山之石能攻玉,詩人此意宜三復。
莫嫌山骨太堅峭,足使國珍充韞匱。
磨礱砥礪功日新,圭璧琮璜光可燭。
人生行已良獨難,晝夜營營昏利慾。
欲為全德古君子,莫棄忠規(guī)甘謅曲。
忠規(guī)未必皆我友,言是人非亦可錄。
彼雖蒙蔽不自知,察人過差窮隱伏。
圣人閫域未易到,責我謂我追遐躅。
觀渠待我最深厚,我聽其言當佩服。
端知良藥苦難堪,已我沈疴功甚速。
古人聞過每欣喜,要令忠告來相續(xù)。
今我昏怠不自強,逆耳闊疎親軟熟。
嗟予示免世俗病,每讀古書知不足。
今朝偶誦攻玉詩,從此聞善三薰沐。
注釋參考
他山之石
《詩·小雅·鶴鳴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。” 毛 傳:“錯,石也,可以琢玉。舉賢用滯,則可以治國。” 鄭玄 箋:“它山喻異國。”又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?!?毛 傳:“攻,錯也?!北局^別國的賢才也可用為本國的輔佐,正如別的山上的石頭也可為礪石,用來琢磨玉器。后因以“他山之石”喻指能幫助自己改正錯誤缺點或提供借鑒的外力。 明 李贄 《復陶石簣》:“生因質弱,故儘一生氣力與之敵斗,雖犯眾怒,被謗訕,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中國杰作小說>小引》:“外國文學的翻譯極其有限,連全集或杰作也沒有,所謂可資‘他山之石’的東西實在太貧乏?!?/p>成語解釋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。他山之石出處《詩經·小雅·鶴鳴》:“他山之石,可以為錯。”
攻玉
(1).謂將玉石琢磨成器?!对姟ば⊙拧Q鳴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朱熹 集傳:“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,以石磨之,然后玉之為器,得以成焉?!?明 宋應星 《天工開物·玉》:“﹝中國解玉沙﹞精粹如麵,借以攻玉,永無耗折。”
(2).喻匡正過錯?!痘ㄔ潞邸返谖寤兀骸坝谑枪嗜碎w部,念攻玉之情,敦分金之誼。”
詩人
詩人 (shīrén) 作詩的名人 poet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,不是造就出來的三復
猶言三遍?!缎绿茣ぶ伊x傳中·張巡》:“讀書不過三復,終身不忘。”
謂反復誦讀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序:“三復來貺,欲罷不能?!?唐 李白 《任城寺大鐘銘》:“天書褒榮,輝之簡牘,稽首三復,子孫其傳。” 金 宇文虛中 《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》詩:“老夫未涉天游趣,三復《南華》第四篇?!?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我國抗戰(zhàn)四周年之民主政治》:“‘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。’這兩句古語,值得政府當局三復的?!眳⒁姟?三復白圭 ”。
袁燮名句,他山之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