縞袂綠裳無俗韻,不畏炎荒煩熱
出自宋代趙師俠《酹江月(信豐賦茉莉)》:
化工何意,向天涯海嶠,有花清絕。
縞袂綠裳無俗韻,不畏炎荒煩熱。
玉骨無塵,冰姿有艷,雅淡天然別。
真香冶態(tài),未饒紅紫春色。
底事□落江南,水仙兄弟,端自難優(yōu)劣。
瘴雨蠻煙魂夢遠,寧識溪橋霜雪。
薝卜同芳,素馨為伴,百和清芬熱。
凄然風(fēng)熱,夜涼香泛明月。
注釋參考
縞袂
白衣。亦借喻白色花卉。 宋 蘇軾 《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詩》之一:“月黑林間逢縞袂, 霸陵 醉尉誤誰何?!?明 高啟 《幻住精舍尋梅》詩:“關(guān)山夢別今五年,縞袂誰家月中見?!?清 趙翼 《種梅圖》詩:“公子裼裘來,美人縞袂迎?!薄都t樓夢》第三七回:“月窟仙人縫縞袂,秋閨怨女拭啼痕?!?/p>
俗韻
(1).不高雅的樂聲。 唐 白居易 《鄧魴張徹落第》詩:“古琴無俗韻,奏罷無人聽?!?/p>
(2).指不工穩(wěn)的押韻。 宋 嚴羽 《滄浪詩話·詩法》:“學(xué)詩先除五俗:一曰俗體,二曰俗意,三曰俗句,四曰俗字,五曰俗韻?!?郭紹虞 校釋:“《詩說雜記》卷九:‘何謂俗韻?過於奇險,困而貪多,過於率易,雖二韻亦俗者是也?!?, 滄浪 以‘俗韻’列‘俗字’之后,當(dāng)指‘押韻’之‘韻’?!?/p>
(3).鄙俗的情味。 明 陸時雍 《詩鏡總論》:“詩有靈襟,斯無俗趣;有慧口,斯無俗韻矣?!?/p>
炎荒
指南方炎熱荒遠之地。 晉 傅玄 《述夏賦》:“清徵泛於琴瑟,朱鳥感於炎荒。” 唐 張九齡 《謝工部侍郎集賢院學(xué)士狀》:“遠自炎荒,忽至霄漢,秘文副掌,淺陋無堪?!?清 趙翼 《人面竹》詩:“炎荒物產(chǎn)奇,篠簜出意態(tài)。” 周詠 《感懷》詩之六:“銷磨髀肉羞看劍,落寞炎荒嘆處囊。”
煩熱
悶熱,使人煩躁。 唐 杜甫 《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》:“蔗漿歸廚金碗凍,洗滌煩熱、足以寧君軀。” 王統(tǒng)照 《號聲》:“多么煩熱的夏天,幸虧還是傍晚的時候?!?/p>
趙師俠名句,酹江月(信豐賦茉莉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